首页 > 知识大全 > 课外阅读 > 儿童故事 > 寓言故事(最新7篇)正文

《寓言故事(最新7篇)》

时间:

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该页是漂亮的小编为大伙儿收集的寓言故事(最新7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寓言故事 篇1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有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做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当在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得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心远非笔墨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什么你要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了这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料,我还要回来!"

寓意:这就是"听的艺术"。一是听话不要听一半。二是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别人所说的话上头。要学会聆听,用心听,虚心听。

中国寓言故事 篇2

古时候,人们每到一定的日子,都要在祠庙里举行一种祭祀仪式,以表示对神灵的虔诚、求得神灵的庇佑,这种祭祀仪式叫“祭钟”。每逢祭钟时,不是要杀一头牛,就是要杀一只羊,然后将牛的头或者羊的头用大木盘子盛放在祭神的供桌上,人们就站在供桌前祈祷。

有一天,齐国都城里来了一个人,他牵着一头牛从皇宫大殿前走过。这时,恰值齐宣王在大殿门口看见了,命人叫住那牵牛的人,便问道:“你打算把这头牛牵到那里去呢?”那人回答说:“我要牵去宰了用来祭钟。”

齐宣王听了后,看了看那头牛,然后说:“这头牛本来没有罪过呀,却要白白地去死,看着它那吓得颤颤抖抖、哆哆嗦嗦的样子,我真不忍心看了。把它放了吧!”

那个牵牛的人说:“大王您真慈悲,那就请您把祭钟这一仪式也废除了吧?”

“这怎么可以废除呢?”齐宣王严肃起来,接着说:“这样子吧,就用一只羊代替这头牛吧!”

这篇寓言故事告诉人们:杀牛和杀羊都是屠杀生命。对牛的怜悯与对羊的残忍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不能算是仁慈。齐宣王的以羊替牛只不过是骗人的把戏,可见他的虚伪。

寓言小故事 篇3

从前,有个郑国人,打算到集市上买双鞋穿。他先把自己脚的长短量了一下,做了一个尺子。可是临走时粗心大意,竟把尺子忘在家中凳子上了。

他走到集市上,找到卖鞋的地方。正要买鞋,却发现尺子忘在家里了,就对卖鞋的人说:"我把鞋的尺码忘在家里了,等我回家把尺子拿来再买。"说完,就急急忙忙地往家里跑。

他匆匆忙忙地跑回家,拿了尺子,又慌慌张张地跑到集市。这时,天色已晚,集市已经散了。他白白地跑了两趟,却没有买到鞋子。

别人知道了这件事,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而偏偏要回家去拿尺子呢?"

这个买鞋的郑国人却说:"我宁愿相信量好的尺子,也不相信我的脚。"

寓意:不顾客观实际而墨守成规的人,常常会做出荒唐可笑的事来。

中国寓言故事 篇4

宋人疑邻

宋国有个有钱的人。有一天下大雨,把他家的墙壁冲塌了一块。他的儿子说道:"不赶快修补起来,一定会有小偷爬进来的。"邻家的老大爷也这样警告他。

当天夜里,他家果真被盗贼偷走了大量的财物。

这个有钱人的一家人都夸他的儿子有先见之明,却怀疑邻家的老大爷可能是个盗贼。

现代寓言故事 篇5

小猴和小熊是一对很好的朋友,今日小熊和小猴子一齐去摘小熊家种的苹果。

他们俩手牵着手一齐来到了果园,小熊和小猴爬上树准备去摘苹果,小猴很快的爬上了树,可是,小熊爬来爬去每次到一半的时候滑了下去。小猴见了,笑着说:“你还是在下头之后苹果吧,我来摘吧。”小熊看见小猴在笑自己顿时火就上来了,说:“你什么意思?你就是嫌弃我爬不上来是吧?”“不是,我的意思是你爬不上来我来帮你摘苹果你在下头之后,这样不好吗?”小猴子无辜地说。“你不就是这意思吗?嫌我爬不上去!我不要你帮了!”小熊生气地说。“不要就不要,我还不稀罕呢!”小猴子也生气了。小猴子头也不回的走了。小熊在哪儿一次又一次的尝试爬上树,可是总是不成功。而小猴子呢,在家生着闷气,渐渐的睡着了。到了晚上,小熊连一个苹果都没有摘着,气鼓鼓的回家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好朋友不应当因为一点小事而闹翻,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好朋友应当是互相理解的。

伊索寓言故事大全 篇6

狮子生了病,睡在山洞里。他对一直与他亲密要好的狐狸说道:“你若要我健康,使我能活下去,就请你用花言巧语把森林中最大的鹿骗到这里来,我很想吃他的血和心脏。”

狐狸走到树林里,看见树林里欢蹦乱跳的大鹿,便向他问好,并说道:“我告诉你一个喜讯。你知道,国王狮子是我的邻居,他病得很厉害,快要死了。他正在考虑,森林中谁能继承他的王位。他说野猪愚蠢无知,熊懒惰无能,豹子暴躁凶恶,老虎骄傲自大,只有大鹿才最适合当国王,鹿的身材魁悟,年轻力壮,他的角使蛇惧怕。我何必这么罗嗦呢?你一定会成为国王。这消息是我第一个告诉你的,你将怎样回报我呢?如果你信任我的话,我劝你快去为他送终。”

经狐狸这么一说,鹿给搞糊涂了,便走进了山洞里,丝毫没有想会发生什么别的事情。狮子猛然朝鹿扑过来,用爪子撕下了他的耳朵。鹿拼命地逃回树林里去狐狸辛辛苦苦白忙一场,他两手一拍,表示毫无办法了。狮子忍着饿,叹惜起来,十分懊丧。狮子请求狐狸再想想办法,用狡计把鹿再骗来。狐狸说:“你吩咐我的事太难办了,但我仍尽力去帮你办。”于是,他像猎似地到处嗅,寻找鹿的脚迹,心里不断盘算着坏主意。狐狸问牧人们是否见到一只带血的鹿,他们告诉他鹿在树林里。

这时,鹿正在树林里休息,狐狸毫不羞耻地来到他的面前。鹿一见狐狸,气得毛都竖了起来,说:“坏东西,你休想再来骗我了!你再靠近,我就不让你活了。你去欺骗那些没经验的人,叫他们做国王。”狐狸说:“你怎么这样胆小怕事?你难道怀疑我,怀疑你的朋友吗?狮子抓住你的耳朵,只是垂死的他想要告诉你一点关于王位的忠告与指示罢了。你却连那衰弱无力的手抓一抓都受不住。现在狮子对你非常生气,要将王位传给狼。那可是一个坏国王呀!快走吧,不要害怕。我向你起誓,狮子决不会害你。我将来也专伺候你。”狐狸再一次欺骗了可怜的鹿,并说服了他。

鹿刚一进洞,就被狮子抓住饱餐了一顿,并把他所有的骨头,脑髓和肚肠都吃光了。狐狸站在一旁看着,鹿的心脏掉下来时,他偷偷地拿过来,把它当作自己辛苦的酬劳吃了。狮子吃完后,仍在寻找鹿的那颗心。狐狸远远地站着说:“鹿真是没有心,你不要再找了。他两次走到狮子家里,送给狮子吃,怎么还会有心呢!”

这故事是说,有些人图虚荣,不辨真伪,给自己招来灭顶之灾。

寓言故事写作方法 篇7

首先要有一个通俗简单的故事。精彩的故事是寓言成功的开始,寓言的篇幅短小,其目的是寓事说理。通过讲述故事来达到说理的最终目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古希腊《伊索寓言》中的名篇《农夫和蛇》在世界范围类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他的成功之处在于故事的可读性很强,无论你的文化水准高低都能在简练明晰的故事中悟出道理。我国的寓言名篇《自相矛盾》也是如此。汉语中的矛盾一词就直接由这则寓言故事演化而来,由此可见寓言的故事魅力是何等重要。

没有一个有趣的故事,道理就没有一个好的安身之地。同学们可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拟人、动作、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活动起来,让他们来到你的故事中,演讲出一个富含某种哲理的故事。但是,所有的事物都要符合大自然的规律,不能有悖常理。故事既要简短又要趣味盎然、新鲜活泼,才能吸引人,让读者在笑声中有所获益。

其次,一个简单明白的道理是寓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蕴含一个怎样的道理,既要联系到作者的主旨,也要依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来决定。

寓言故事的寓意是寓言创作的灵魂,就好似人类必须要有思维一样重要。在寓言创作中寓意是一根看不见的线,大多数时候,这根线并不会直接在文字中体现。但是,好的寓言的寓意,会随着读者的阅读进程而逐渐明晰。这是寓言独立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魅力所在。如古代作品《东施效颦》就很有代表性,他的寓意并未直接体现在文字中,但是读过的读者大都体会到东施效颦、欲盖弥彰的效果。而我们小朋友写寓言可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讲一些浅显的生活道理。例如:教育大家要尊老爱小、热爱劳动、不讲谎话等道理,也可以通过寓言给大家讲一些生活常识,教会大家遵守交通法则,正确使用水、电等。

小朋友们由于缺少生活经历不容易写出哲理深刻的寓言。但寓言一定要有一定的道理、现实意义或教育性。

实际上寓言故事都是一则人生的哲理,只要你好好的体会理解他你就会明白他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