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大全 > 国学经典 > 诗词名句 > 精选关于冬至的诗句大全【经典4篇】正文

《精选关于冬至的诗句大全【经典4篇】》

时间: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美丽的小编帮家人们整编的精选关于冬至的诗句大全【经典4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精选关于冬至的诗句 篇1

1.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陆游《辛酉冬至》

2.冬至思吾侄,樊川示阿宜——许月卿《甥馆五首·冬至思吾侄》

3.今日柴门又冬至,野梅花下独沉吟。——邵亨贞《至日有寄南金兄奉寄》

4.浊酒醒来闻吉语,晴过冬至兆丰穰。——仇远《重阳见菊占冬晴上熟》

5.去年冬至攸城雨,今岁宜城晓日辉。——顾璘《宜城冬至》

6.辜月今朝初一日,正当冬至满霜月。——释慧晖《偈颂四十一首·辜月今朝初一日》

7.独怜节序逢冬至,不得安栖学闭关。——刘基《冬至日泊舟戈溪》

8.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苏轼《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9.索居共谁语,煮药作冬至。——罗公升《冬至》

10.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朱淑真《冬至(朱淑真)》

11.仲冬冬至后,春从九地回。——张嵲《仲冬冬至后》

12.茅斋寄在少城隈,冬至阳生春又来。——黄佐《至后诸郎中子兴过草堂寻梅登玄览台循城墙而归集杜句以纪其事》

13.冬至宵难短,孤眠恨自长。——龙辅《冬至》

14.冬至之日无酒钱,醒笑先生高阁眠。——沈周《至日闲居自述》

15.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范成大《满江红·冬至》

16.客中冬至夜偏长,寒炉坐拥待晨光。——杨慎《定风波·沾益冬至》

17.冬至子时阳已生,道随阳长物将萌。——庞籍《记异》

18.去年冬至尧母城,城头较射角弓鸣。——许宗鲁《至日偶然走笔》

19.冬至寒食一百五,中有一转平实语。——释普宁《偈颂四十一首·冬至寒食一百五》

20.春来冰未泮,冬至雪初晴。——杨凝《雪晴》

精选关于冬至的诗句 篇2

1.冬至炼朱砂,夏至炼水银。——白玉蟾《赠潘高士二首·冬至炼朱砂》

2.建昌冬至益王宫,剑佩趋朝礼半同。——李梦阳《旴江小至》

3.冬至阳生,迎春拨雪黄芽好。——马钰《万年春·冬至阳生》

4.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朱淑真《冬至(朱淑真)》

5.水国过冬至,风光春已生。——张耒《冬至后三日三首·水国过冬至》

6.今年冬至毗陵馆,冻雨寒云岁华晚。——许宗鲁《至日偶然走笔》

7.光阴老尽世间人,冬至寒食一百五。——释文礼《偈二首·黄钟才起时》

8.海角沙场过冬至,未如今日最伤情。——晁说之《冬至日涂中》

9.冬至,亚岁,日初长。——尤侗《河传·其十一·十一》

10.梅花满树,又是一年冬至。正相思,恰有江南使。——程钜夫《感皇恩·次韵姚牧庵题岁寒亭·此首下原附牧庵》

11.辜月今朝初一日,正当冬至满霜月。——释慧晖《偈颂四十一首·辜月今朝初一日》

12.独怜节序逢冬至,不得安栖学闭关。——刘基《冬至日泊舟戈溪》

13.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陆游《辛酉冬至》

14.索居共谁语,煮药作冬至。——罗公升《冬至》

15.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朱淑真《冬至(朱淑真)》

16.浊酒醒来闻吉语,晴过冬至兆丰穰。——仇远《重阳见菊占冬晴上熟》

17.茅斋寄在少城隈,冬至阳生春又来。——黄佐《至后诸郎中子兴过草堂寻梅登玄览台循城墙而归集杜句以纪其事》

18.冬至宵难短,孤眠恨自长。——龙辅《冬至》

19.冬至之日无酒钱,醒笑先生高阁眠。——沈周《至日闲居自述》

20.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苏轼《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21.客中冬至夜偏长,寒炉坐拥待晨光。——杨慎《定风波·沾益冬至》

22.冬至子时阳已生,道随阳长物将萌。——庞籍《记异》

23.仲冬冬至后,春从九地回。——张嵲《仲冬冬至后》

24.去年冬至尧母城,城头较射角弓鸣。——许宗鲁《至日偶然走笔》

25.冬至寒食一百五,中有一转平实语。——释普宁《偈颂四十一首·冬至寒食一百五》

26.冬至炼朱砂,夏至炼水银。——白玉蟾《赠潘高士二首·冬至炼朱砂》

27.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范成大《满江红·冬至》

精选关于冬至的诗句 篇3

1.冬至日光白,始知阴气凝。——孟郊《寒江吟》

2.冬至虽云远,浑疑朔漠中。——李中《腊中作》

3.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偏长。——白居易《冬至夜》

4.去冬冬至。刚雪霁梅花,山楼残醉。——毛奇龄《桂枝香·姜桐音芳树斋留别》

5.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6.小臣曾读三王纪,冬至由来始祭天。——边贡《迎銮曲·郊祀元君百礼先》

7.冬至招摇转,天寒螮蝀收。——高适《奉酬睢阳李太守》

8.丹包赤实破苍颜,冬至都无十日闲。——陈舜俞《书通济僧壁》

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10.冬至冰霜俱怨别,春来花鸟若为情。——崔日用《钱唐永昌》

11.行过冬至后,冻闭万物零。——元稹《书异》

12.冬至初交夜正长,短篷岑寂此何乡。——潘希曾《至后一日枕上作》

13.人生几冬至,南北均行役。——黄彦平《元符己卯冬至先君罢兴国令宿皇恐滩有诗云倦》

14.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杜甫《冬至》

15.冬至袄冠争蝶舞,夜深弓锯共龙呤。——聂绀弩《伐木赠懂汉芩》

16.冬至一阳来服,三旬增一阳爻。——张伯端《西江月·冬至一阳来服》

17.异乡冬至又今朝,回首家山入梦遥。——殷尧藩《冬至酬刘使君》

18.冬至甲子夜,一叶开尧蓂。——章粲《絜矩书院示学子》

19.晴明冬至,吉无不利。——释梵琮《偈颂九十三首·晴明冬至》

20.腊前冬至後,报春意、动南坡。——宋无名氏《木兰花慢·腊前冬至後》

扩展阅读:关于冬至的经典故事 篇4

一、冬至饺子

东汉末年,各地灾害严重,很多人身患疾病。南阳有个名医叫张机,字仲景,自幼苦学医书,博采众长,成为中医学的奠基人。张仲景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无论穷人和富人,他都认真施治,挽救了无数的性命。张仲景在长沙为官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

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张仲景回到家,求医的人特别多,他忙的不可开交,但他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百姓。

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偏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二、冬至汤圆

相传古时兴化府里有个寡妇叫余莲香,丈夫早逝,她独自种田采草编织斗笠抚养儿子元元读书。元元二十岁中了状元,当官时因政务繁忙,不得闲回家省亲,于是将一半薪俸叫家丁张二送回给母亲。可是,张二好酒嗜赌,丢了银两,每次都说假话骗元元。

某日,皇帝问起元元的家世,为其母亲莲香的气节所感动,下旨赐元元为母亲建造“贞节坊”。元元领旨回家,十分高兴。但在家三年不知儿子音讯的莲香,以为儿子忘了母子之情。心中生气,躲进深山。

元元回到家乡,才知张二误事,便进山找母亲。那时冬天已到,山上的野果野菜没了,元元便用糯米做成山果模样,煮熟后粘在山顶树上,让母亲采食。一天,元元顺路把丸子从山顶粘到厝前,想引她回家。

冬至这天,母亲采到厝(cuò福建沿海及台湾人称家或屋子为厝)前,元元把张二误事的经过告诉母亲,母子尽释前嫌,相聚而泣。故事代代相沿,于是便有了冬至日吃汤团,过“团圆节”的说法。

三、汤团

福建平潭人把冬至叫“冬节”,也叫“孝母节”。传说古时有一山民,进深山砍柴,被一种叫禽母的野兽掳去。禽母通人性知情欲,强迫山民与其成亲并怀孕生下一男孩。山民乘禽母外出摘野果时,抱着小男孩逃出了深山,回到了家里,给儿子取名天赐。

山民也没有再娶妻,一心一意把天赐抚养长大,送其上学。天赐见其他小孩都有母亲接送,其父只说其母外出远门未归。转眼天赐就到了18岁,高中秀才,19岁中举人,20岁中进士。封官进爵,衣锦还乡,欲报母生之情,父养之恩,与父再提见母之事、父亲如实相告,劝天赐放弃寻母之念。

天赐左右为难,身为进士、朝廷命官,怎能认一野兽为母?母有生我之情、又怎能不认母亲呢?俗话说“狗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一定要把母亲寻找回来,天赐主意已定,便问其父如何才能找到母亲,父说其母爱吃野生猴柿(一种小野果),只要采几筐猴柿从村庄一直撒到其母住的洞口。

其母肯定会一路捡拾猴柿到村庄。天赐一一照办。第二天傍晚,禽母一路捡猴柿到了村口,被埋伏在此的卫兵抓住。

禽母认出山民,怒目圆睁,龇牙咧嘴。天赐上前叩拜母亲,禽母口不能说,但心里知道这个就是她的儿子,十分欢喜,放声大笑不止,年老心衰,喜极而终,这一天正是冬至。天赐为纪念母亲,在每年的冬至都做形似猴柿的小丸子,供奉祭拜其母,后人效仿成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