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大全 > 国学经典 > 诗词名句 > 关于描写太阳的诗句(优秀8篇)正文

《关于描写太阳的诗句(优秀8篇)》

时间: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诗句都不陌生吧,诗句一般饱含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你知道什么样的诗句才能称之为经典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里是细心的小编山仔给家人们整理的关于描写太阳的诗句(优秀8篇),仅供参考。

关于太阳的诗句范文 篇1

1.怎样理解“他的画里没画过一个太阳,然而,每幅画都能让人感到众山之上,那轮太阳充满理性的跳跃”这句话的含义?(2012年高考重庆卷第14题)

2.解释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2012高考全国卷第15题)

面对这种考查“含义”或“含意”的高考题,笔者和同事们曾花费大量时间,试图找出答题思路的不同。结果是,费了力没讨到好。难道“含义”和“含意”可以混用?

《2012年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阅读文学类文本・鉴赏评价”有这样的表述:“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而《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说明》中,同样的位置,却表述为:“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同样的语境,一个用“含意”,一个用“含义”,是不是二者真的可以互换呢?要解开这些疑问,我们需要首先辨析“含义”与“含意”的区别。

一、词义侧重点不同

这两个词中不同的语素是“义”和“意”。《说文解字》:“义,己之威仪也。从我羊。” “义”的古字写成“”,所以说“从我羊”,“己之威仪”意思是“自己庄严的容止”。由此来看,“义”的本义是指“仪表、外观”,后来引申出“善、美”“合乎正义的行为和事情”“合理的主张和思想”“意义、意思”“用来周济公众的”“拜认的亲属关系”“假的”等义项(《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含义”中的“义”当取“意义、意思”这一义项。现代汉语中常用这一义项的词还有“广义、狭义、同义词、反义词、褒义词、贬义词、顾名思义”等。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词语中的“义”字,都偏重指词语本身含有的客观意义。所以《现代汉语同义词辞典》(刘叔新主编,天津出版社1993年版)解说“含义”具有“‘所指的意义客观而确定地存在’的意味”。

“意”,《说文解字》:“志也。从心、旨声。”其中的“志”意思是“心意、志向”,是指内心的想法,所以“说文”说它“从心”。有趣的是,含有“意”这一语素的词语如“意得、意气、意识、意志、意会、本意、任意、词不达意”等,都指向人内心的主观情感。当然,“含意”也不会例外。所以,“含意”的侧重点应是指“含有的主观上的意思”,即指“内心的想法”。《现代汉语同义词辞典》(刘叔新主编,天津出版社1993年版)解说“含意”:“侧重于意思是什么,意味着什么;所指的意义除代表某种事物对象的内容外,还包括、甚至着重地指暗示或提示的意思、倾向、感情态度等;有‘须主观加以捉摸、理解’的意味。”

二、使用对象不同

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含义”为“(词句)等所包含的意义:~深奥。也作涵义。”“含意”的解释为:“(诗文、说话等)含有的意思:猜不透她说这话的~。”

我们发现,“词典”中对两个词的适用对象进行了区分,“含义”的使用对象是“词句”,“含意”的对象是“诗文、说话”。但这种划分并不明确,因为“词句”不是诗中的就是文中的,要么就是说话中的。“词句”和“诗文”或“说话”是从属关系。

有没有可能《现代汉语词典》的“诗文”指的是整体,即指整首诗、整篇文,而不指其中 “个别”的“词句”呢?从实际应用来看,我们不说“这首诗的含意”或“这篇文章的含意”,涉及整体时,我们常说“这首诗(这篇文章)的主旨(思想感情)”,所以,这种假设是不成立的。

《现代汉语同义词辞典》把“含义”的用法界定为“常为语言学的分析、表述所用”,虽然它没有明确“含意”的使用对象,但我们完全可以从对“含意”的解说中加以推断:含意常用于文学性作品以及一般论述类文章或者口语表达,因为它们的语言常含有暗示性或主观倾向、感情态度,需要我们“主观加以捉摸、理解”。

那么,结合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同义词辞典》的解说,笔者认为“含义”的使用对象应该为“语言学分析、概念”,“含意”则适用于“诗文中的词句或说话”。

各地各版《高考大纲》的“现代文阅读・阅读一般论述类文本・理解”一项,都对“含义”和“含意”的使用对象做了严格区分,全部表述为:“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这种表述中所蕴含的区分,完全符合两词的意义及使用特点。

综上所述,“含义”是指科学性、概念性词句中蕴含的客观性意义;“含意”则是指蕴含在诗文中的词语与语段中的作者的主观想法与情感,或者是话语中说话人的主观意图。

笔者认为,本文开头列举的例1:“怎样理解‘他的画里没画过一个太阳,然而,每幅画都能让人感到众山之上,那轮太阳充满理性的跳跃’这句话的含义?”其中的“含义”应该为“含意”。例2“解释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中使用“含意”是正确的。同样,2012年四川卷中“14.根据全文概括‘柴禾’的含义”中的“含义”也应改为“含意”。这样在答题时,顺着《现代汉语同义词辞典》解说“含意”的几个方面思考就可以了。而《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说明》(2012版)中“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的“含义”改为“含意”更恰当。

“含义”和“含意”有不同的使用环境,也有不同的侧重和特指,因而在高考题中不可混同使用,以免造成考生及教师们的困惑,使其质疑高考题的权威性以致失去对汉语言文字的兴趣。

参考资料:

张丁乙《“含义”与“含意”辨》,《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4期。

关于阳光的诗句 精选65句 篇2

1. 旁映白日光,缥缈轻霞容。——第三峰(常建)

2.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3. 戈船破浪飞,铁骑射日光。——陆游<;江上对酒作>

4.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5. 阳光轹奔箭

6.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7. 叹息西窗过隙驹,微阳初至日光舒。——窗日(黄庭坚)

8. 为忧鵩鸟至,只恐日光斜。——和春深二十首(白居易)

9. 波弄日光翻上栋。窗含烟景直浮空。——题碧藻轩(唐寅)

10. 春天的阳光格外明媚,春姑娘展开了笑脸,太阳,红红的光束射过来,那温柔地抚摸你,像年轻的母亲的手。真想摘一朵春天的阳光,制成书签,那么,每一天的阳光都可以夹在书缝里,都有灿烂在打开书本之时,可以有温暖入怀。

11. 阳光满前户,雪水半中庭。——早春即事(白居易)

12. 阳光委云上

13. 当你停在这样一个美丽又冷酷的地方,很久之后才想起来回过头去看看,对岸依旧青春正好,梧桐树在两旁笔直地连成线,男孩或女孩一路摇摇晃晃地冲过,笑声长留在耳边。

14. 阴阴日光淡,黯黯秋气蓄。——李氏园(李茂贞园(苏轼)

15. 波弄日光翻上栋。窗含烟景直浮空。——唐寅<;题碧藻轩>

16.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7. 阵阵春风,吹散云雾,太阳欣然露出笑脸,把温暖和光辉洒满湖面。

18. 为忧鵩鸟至,只恐日光斜。——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

19. 一缕阳光直射进我的房间里,像一束亮闪闪的金线,不仅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我的心田。

20. 浅溪受日光炯碎,野林参天阴翳长。——寄平甫弟衢州道中(王安石)

21.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22. 浅溪受日光炯碎,野林参天阴翳长。——王安石<;寄平甫弟衢州道中>

23. 阳光常照

24. 阳光满前户,雪水半中庭。——白居易<;早春即事>

25. 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26. 低昂黄金杯,照耀初日光。——苏轼<;黄葵>

27.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日日(李商隐)

28. 日光微漏潭见底,水气上薄云成堆。——山中得长句戏呈周辅并简朱县丞(陆游)

29.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

30. 灿烂的阳光穿过树叶间的空隙,透过早雾,一缕缕地洒满了校园。

31. 杲杲冬日光,明暖真可爱。——白居易<;自在>

32.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3.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李商隐<;日日>

34. 沐日光华还浴月,我欲乘桴。——浪淘沙 望海(纳兰性德)

35.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36. 浮云翳日光。悲风动地起。——杂诗(曹植)

37.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8. 九十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春光(李商隐)

39. 阴阴日光淡,黯黯秋气蓄。——苏轼<;李茂贞园>

40. 这温馨的、充满爱意的话语似一束阳光射进“我”的心田。

41. 重冈北面起,竟日阳光留。——寄赞上人(杜甫)

42. 早晨,太阳像个刚出门的新媳妇,羞答答地露出半个脸来。

43.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4.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5. 日光赤色照未好,明月暂入都交加。——李花二首(韩愈)

46. 太阳跃出灰蒙蒙的海面,小半轮紫红色的火焰,立刻将暗淡的天空照亮了,在一道道鲜艳的朝霞背后,像是撑开了一匹无际的蓝色的绸缎。

47. 那温暖直抵心扉

48.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49. 太阳落山了,它那分外的强光从树梢头喷射出来,将白云染成血色,将青山染成血色。

50. 惊近白日光,惭非青云器。关于古人描写太阳的诗句。——白居易<;初授拾遗>

51.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2.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53. 竟日阳光留

54. 阳光被层层叠叠的树叶过滤,漏到他身上变成了淡淡的圆圆的轻轻摇曳的光晕。

55. 竹里缲丝挑网车,青蝉独噪日光斜。——李贺<;南园十三首>

56. 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照耀着白茫茫的大地,反射出银色的光芒,耀得人眼睛发花。

57.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58. 柳树抽出新芽,怎能忘了春风的吹拂?小草钻出泥土,怎能忘了春雨的滋润?花儿绽开美丽笑脸,怎能忘了太阳爱抚?

59.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60. 清晨,一缕阳光直射进我的房间里,像一束亮闪闪的金线,不仅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我的心田。

61. 戈船破浪飞,铁骑射日光。——江上对酒作(陆游)

62. 日光微漏潭见底,水气上薄云成堆。——陆游<;山中得长句戏呈周辅并简朱县丞>

63. 竹里缲丝挑网车,青蝉独噪日光斜。——南园十三首(李贺)

64.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

65. 杲杲冬日光,明暖真可爱。——自在(白居易)

关于阳光的诗句 精选36句 篇3

1. 沐日光华还浴月,我欲乘桴。()——纳兰性德<;浪淘沙望海>

2. 天空被夕阳染成了血红色,桃红色的云彩倒映在流水上,整个江面变成了紫色,天边仿佛燃起大火。

3. 旁映白日光,缥缈轻霞容。——常建<;第三峰>

4.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张祜<;集灵台二首>

5. 太阳更低了,血一般的红,水面上一条耀人眼睛的广阔的光波,从海洋的边际直伸到小船边沿。

6. 阳光满前户

7. 暮春三月巫峡长,皛皛行云浮日光。——即事(杜甫)

8. 太阳慢慢地透过云霞,露出了早已胀得通红的脸庞,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张望着大地。

9.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

10.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集灵台二首(张祜)

11. 炎炎的烈日高悬当空,红色的光如火箭般射到地面上,地面着了火,反射出油在沸煎时的火焰来。

12. 太阳光从东窗进来,被镂空细花的纱窗帘筛成了斑驳的淡黄和灰黑的混合品,落在林白霜的前额,就好象是些神秘的文字。

13. 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鸾翔。——刘禹锡<;相和歌辞·采菱行>

14. 很多我们以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日子里,被我们遗忘了 。

15. 阳光染就欲烧空

16. 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刘禹锡<;咏红柿子>

17.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18. 重冈北面起,竟日阳光留。——杜甫<;寄赞上人>

19.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0. 叹息西窗过隙驹,微阳初至日光舒。——黄庭坚<;窗日>

21. 日光赤色照未好,明月暂入都交加。——韩愈<;李花二首>

22.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23. 柘袍临池侍三千,红妆照日光流渊。——书韩干牧马图(苏轼)

24. 春天,那太阳暖洋洋的,它伸出漫暖的大手,摩挲得人浑身舒坦。

25. 黑夜里的一盏灯火,寒冷时的一件外衣,都会让我们感到无比温暖。同学们,伸出你的手,献出你的爱心,去关心你的朋友,不帮助那些需要有困难的人,你也会体验到一种快乐。

26. 天红云,满海金波,红日像一炉沸腾的钢水,喷薄而出,金光耀眼。

27. 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咏红柿子(刘禹锡)

28. 温暖的阳光穿梭于微隙的气息。舒倘, 漫长。紫檀的香味,弥漫在春日,把天地间一切空虚盈满,阳光下,是一道纤绝的尘陌,呢喃着天真,充盈着那抹曾经深不可测的孤清而飘逸的影。

29. 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鸾翔。——相和歌辞·采菱行(刘禹锡)

30.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

31. 惊近白日光,惭非青云器。——初授拾遗(白居易)

32. 柘袍临池侍三千,红妆照日光流渊。——苏轼<;书韩干牧马图>

33. 浮云翳日光。悲风动地起。——曹植<;杂诗>

34. 暮春三月巫峡长,皛皛行云浮日光。关于古人描写太阳的诗句。——杜甫<;即事>

35. 九十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李商隐<;春光>

36. 低昂黄金杯,照耀初日光。——黄葵(苏轼)

关于太阳的诗句范文 篇4

(版面所限,此处略。)

二、品读《阳光》,尝试改诗

师:要我把你们一个个都变成小诗人,那我们就要先来看看诗人是怎么写诗的。我们先来看第一首。

(师出示诗句:

阳光

台湾 林武宪

阳光在窗上爬着,

阳光在花上笑着,

阳光在溪上流着,

阳光在妈妈的眼里亮着。)

师:我们一起读一读这首诗。

(生齐读)

师:字正腔圆,第一遍就能读成这样,真不错!如果能把诗的味儿读出来就更好了。阳光在花上“笑着”,读到这儿,我要看看你们笑了没有。我来听听你们读全诗的感觉。预备――起!

(生齐读全诗,读得很好。)

师:这一次的感觉好多了。你最喜欢这首诗中的哪一句呢?你来说。

(生说喜欢的句子,师相机评价。)

师:孙老师有个疑问,阳光既没有手,又没有脚,怎么会在窗上爬着呢?我不明白,谁来告诉我?

生:这句话是拟人句,阳光本来没有手和脚,不可能在窗上爬,现在有脚了,会走路了,我好像看见阳光在窗上慢慢地移动,就像孩子在窗上爬动一样。

师:噢,这是你的理解。你们还有不同的理解吗?说说你们不一样的理解。

生:我觉得“爬着”应该就是阳光照在窗子上的,其实并不是在窗上爬着。

师:那如果我把它改成“阳光在窗上照着”行吗?你们说是“照着”好呢,还是“爬着”好呢?

生(齐):爬着。

师:那作者为什么用“爬”而不用“照”呢?

生:作者是想让句子变得更活泼,“阳光在窗上照着”干巴巴的不好听,也不美。

师:这个小朋友说得真好!“爬着”显得特别活泼,“照着”就不活泼了。可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爬着”就活泼了呢?

生:“爬着”说明阳光照在窗上不停地移动,就像孩子们爬

过留下了一个一个的小脚印,很

活泼。

师:嗯,阳光在窗上留下小脚印,很活泼。阳光像小朋友一样活了,能动了,对不对?

生(齐):对!

师:那么“阳光在窗上爬着”还说明了什么?

生:这里还说明阳光非常可爱,阳光会动,阳光有脚,是拟人句,把太阳比作人。

师:说明阳光原来是在窗台下面,慢慢地爬到窗户上面去了,说明时间在流逝,时间在走动,对不对啊?阳光像一个可爱的小朋友一样,有动作,有生命了,多好玩啊!一起再把第一句读读。

(生齐读第一句)

师:诗人写诗的时候用词特别讲究,怎么讲究呢?你们看,说“阳光在窗上爬着”而不说“照着”,照着的阳光就没有生命了,爬着就有生命,可爱了。“阳光在花上笑着”,多么可爱的笑脸啊!第三句“阳光在溪上流着”,我对这一句不满意,溪水是流着,阳光照在那个流动的溪水上,我认为这句话可以改一个字,改得比诗人的更好,谁来帮诗人改一改?阳光在溪上――看,班上现在出现了小诗人了,能改诗就是小诗人!

生:我觉得应该改成“阳光在溪上跳着”,因为小溪上有波纹,在太阳的照射下一闪一闪的,像阳光在跳一样。

(师生鼓掌)

师:你叫什么名字?

生:王曦。

师:跟我们小王诗人握个手。(师生握手)“阳光在溪上跳着”,一起读!

生(齐):阳光在溪上跳着。

师:你看,“跳”比“流”好,比诗人高明。谁再来改?

生:我觉得可以改成“阳光在溪上跑着”,因为小溪在流动,阳光和它一起流动,所以我觉得可以改成“阳光在溪上跑着”。

师:你大声把你这句读一读。

生:阳光在溪上跑着。

师:掌声给她!(掌声)你叫什么名字?

生:葛咏梅。

师:葛咏梅,葛诗人。我们的小葛诗人又有了“阳光在溪上跑着”,多好啊!

生:我想说“阳光在溪上飞着”,因为阳光轻柔地照在水面上,溪水又是流动的,就像飞一样。

师:哎呀,阳光越来越快乐了,越来越活泼了,跳着,跑着,现在又“飞”起来了,多好玩呀!还有吗?你来改。

生:阳光在溪上跃着。

师:是“跳跃”的“跃”吗?

生:是。

师:说得多好!阳光随着溪水调皮地“跳跃”,很好。还有谁来改?你来。

生:阳光在溪上游着。

师:嗯,阳光像孩子一样在水里游泳,不错!还有吗?(看到还有很多学生举手)还有啊?

生(齐):有!

师:那你再来改一个。

生:阳光在溪上滑着。

师:滑?怎么滑?为什么说“阳光在溪上滑着”呢?

生:因为我从第一句“阳光在窗上爬着”感觉阳光像个小孩子,“阳光在溪上滑着”,就像一个小朋友在起伏的山坡上滑雪,忽上忽下,姿态很优美。

师:哦,滑上滑下,姿态优美、轻盈。多好呀,我怎么没有想到呢!让我看看你的小脑袋,这可是了不起的小脑袋。(生大笑,气氛活跃。)还有吗?(众生举手)我都不敢相信,你们太厉害了!

生:阳光在溪上舞着。阳光在溪上闪烁,就像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在展示自己优美的舞姿。

(师生热烈鼓掌)

师:一个“舞”字,多妙呀!你真是个大诗人!(学生乐滋滋地坐下)大家把手放下,等会儿老师还会给你们创作的机会。什么是诗呢?就是用恰当的语言,把没有生命的东西写得充满生命活力,写得和小朋友们一样活泼可爱。阳光在溪上跳着,好玩;阳光在溪上跑着,好玩;阳光在溪上舞着,多美呀!这就是写诗。诗中写了四句,阳光在窗上怎么样,在花上怎么样,在溪上怎么样,在妈妈的眼里怎么样,你们能不能给这首诗加一句,阳光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同桌讨论讨论。

师:下面我来看看我们班谁像一位真正的诗人,哇!这么多人举手呀,举手的都是诗人,你来。

生:阳光在树上睡着。

(生鼓掌)

师:阳光在树上睡着,一个“睡”字,让我们好像看到了阳

光那张恬静的脸,写得多好,有诗意!

……

(众生说,师评价鼓励。生都很得意、兴奋。)

师:阳光有手,轻轻地抚摸着我们;阳光有嘴,亲吻着我们,都不错。老师发现你们个个都是诗人,写得比原诗的作者都好,是不是呀?

生:是!

师:同学们,你们能写得这么好,还是要感谢这首诗,它是我们的老师。(指屏幕上的《阳光》这首诗)一起读。

(生齐读)

三、诵读《太阳》,创编诗句

师:嗯,读得不错。现在我们三(3)班的同学都是小诗人了。下面我们还要继续变,变成什

么呀?

生(齐):大诗人。

师:你们想做大诗人呀?

生:想呀。

师:到底能不能做大诗人,下面就看你们的了。我们来看第二首诗《太阳》。

(师课件出示:

太 阳

梁上泉

在大海,

太阳是从水里跳出来的;

在平原,

太阳是从土里冒出来的;

在山村,

太阳是被雄鸡叫出来的;

在森林,

太阳是被鸟声闹出来的;

……

哦!

整个世界,

是被太阳照出来的。)

师:谁来读?

(一生读)

师:读得不错!下面我们一起来读,我读上半句,你们读下半句,题目一起读。

(师生对读诗歌)

师:读完这首诗,我就纳闷了,太阳怎么会从水里跳出来呢?

生:我看过夕阳,大海非常大,太阳就像跳出来一样。

师:那看到的太阳不是跳出来,而是一个猛子扎进去了。

(生大笑)

生:呵呵,我刚才说错了。大海上波涛起伏,太阳升起时,就像在海面上跳动,给人的感觉就像从海里跳出来似的。

师:这次说得有道理,请

坐!诗中说太阳从土里怎么出来的呀?

生(齐):冒出来的。

师:怎么冒出来?

生: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就像是从土里冒出来一样。

师:哦,冒出来的,如果让你把“冒”字改一下的话,你会改成什么字?诗人写的也能改。谁来?

(众生说,师评价鼓励。)

师:好了,不说了,下面考考你们是不是大诗人。

(师课件出示:

在山顶,

太阳是被 ;

在学校,

太阳是被 。)

师:这个可是有难度了,如果你能说一句,老师就很佩服了。在山顶,太阳是被――

生:在山顶,太阳是被吓出来的。

(众生笑)

师:为什么是被吓出来的呢?

生:因为山顶有动物在叫,太阳就被吓出来了。

(生说完,自己笑了。)

师:哎呀,太阳和你的胆子一样小,你说得完整一点,太阳是被什么吓出来的?

生:在山顶,太阳是被狼嚎吓出来的。

师:哦,是被狼嚎吓出来的,这是个胆小的太阳。

生:在山顶,太阳是被风声吹出来的。

师:不是被风声吹出来的,是被风吹出来的。看来这个太阳像气球一样,轻飘飘的,是吗?(生:是。)一吹就吹出来了。

生:太阳是个小懒虫,早上天冷钻在被窝不肯起床,被妈妈打屁股打出来了。

师:孙老师明白了,原来这是个小懒虫太阳。

生:在山顶,太阳是被雏鹰喊起来的。

师:哦,是被喊起来的,你想象力真丰富。

生:在山顶,太阳是被山峰托出来的。

师:很好玩,山峰用手托出太阳,真是个大力士呀。

……

(众生说,师评价鼓励。)

师:不错。写诗,不仅要写得可爱、活泼,还要写得优美。下面我们来看第二句,跟你们有关,“在学校,太阳是被――”

生:在学校,太阳是被老师叫出来的。

生:在学校,太阳是被小升旗手升起来的。

师:真好!在学校,太阳和我们的国旗一起,是被我们的小小升旗手冉冉升起来的。

生:在学校,太阳是被我们的朗朗读书声召唤出来的。

师:太阳也想读书呢,被我们的读书声吸引了。

生:在学校,太阳是被我们的笑声唤出来的。

师:是被笑声唤出来的,多美呀,你们银铃般的笑声吸引了太阳。好的,谁再来一句?

生:太阳是被食堂里的香味引出来的。

师:是被食堂里的香味引出来的,这个妙!但如果把“引”字换一个词,就更妙了。

生:引诱。

师:“引诱”不太准确。

生:在学校,太阳是被食堂里的香味馋出来的。

(生不由自主地鼓掌。)

师:大家的掌声是对你最好的肯定,我们好像看到了,太阳在――

生:流口水了。

师:一个“馋”字,多形象呀!老师感觉我们三(3)班的孩子人人都是诗人,太厉害了。下面,我们连起来读一读,后面两句你

想怎么加就怎么读,不一样没

关系。

(生齐读《太阳》)

四、展开想象,创作小诗

师:你们自己创作一首诗,可以吗?

生:可以!

师:同学们,能写一句是小诗人,写两句也是小诗人,写三句就是中诗人了,如果你能写四句,你就是大诗人了。如果能写到五句,写到六句,就是什么呀?

生(齐):大大诗人。

师:来试试看,你可以仿照《阳光》,把同学们发言时优美的句子组织好,汇成一首诗,也可以仿照《太阳》发挥自己的想象写一首诗,也可以自己自由发挥创作一首诗。请大家打开本子,每人创作一首诗,先写题目,再写上你的大名。

(生各自打开作业本静静地写诗)

师:下面我们交流一下,谁先来展示一下自己创作的诗歌?

生(读):

太阳

在大海,

太阳是被浪花拍打出来的。

在山顶,

太阳是被云彩吸引出来的。

在学校,

太阳是被朗朗的读书声召换出来的。

在山村,

太阳是被袅袅的炊烟熏出来的。

(读完后大家热烈鼓掌。)

师:了不起,大诗人呀,一下子就写了四句。(师发现学生诗中有一个错字,“召唤”的“唤”写成了“换”字。)我问你,“召唤”是用什么召唤呀?

生:用嘴呀。

师:你再看看你是用什么召唤的?你要是用手召唤太阳,人家还敢出来吗?(生发现自己写错了,不好意思地笑着跑回座位修改。)

师:再请一位读自创的小诗。

生(大声朗读):

阳光

阳光在树枝上荡着,

阳光在草地上躺着,

阳光在小溪上舞着,

阳光在我们的脸上乐着。

(全班鼓掌)

师:最后这个“乐”字“乐”得好呀,我好像看到了阳光下你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

师:请你来读读你创作的诗。

生(读):

《月亮》

三(3) 江玮烨

月亮是被白云拖出来的,

月亮是被花香馋出来的,

月亮是被微风吹出来的,

月亮是被大树摇出来的,

月亮是被泉声敲出来的,

月亮是被大山捧出来的,

一切都闪耀在如水的月光里。

(全班鼓掌)

师:一切都沐浴在月亮的光辉中,写得太美了!今天的课堂上,我看到了你们高高举起的小手,看到了你们饱含激情的脸庞,感受到了你们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读到了你们创作的优美的小诗。你们让孙老师很感动,谢谢你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评析】

情智田野里绽放的一朵奇葩

说到孙双金,自然想到他的“12岁以前的语文”,自然想起他的“情智语文”。“12岁以前的语文”“情智语文”编织成了孙双金的语文世界。在这个世界里,“12岁以前的语文”是他研究的领域和对象,像是一片蔚蓝、纯净的天空;“情智语文”则是他坚守的教育核心理念和所追求的境界,像是一片希望的田野。在蓝天下,在他的田野里,常常绽放出一朵朵绚丽的鲜花。近日,我欣赏到一朵小花,名字叫“儿童诗”。不仅是我,所有听课的人都为之击掌,兴奋不已。

其实,说小并不小。言其小,是因为它太可爱了;言其不小,是因为它小中见大是奇葩,透射出浓浓的情趣和大智慧。而这样的透射,又是“潜伏”着的,是悄悄的,因而,它仍然是“小”的。也许,这正是孙双金语文世界的魅力。让我们来欣赏这朵奇葩,看看孙双金是如何揭开童诗教学密码的。

1.崇高的立意:让孩子们会说“我赞美”。

孙双金的“儿童诗”教学之所以如此有魅力,是因为在他自己的心灵深处对诗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记着孔子的话,“不学诗,无以言”;他记着日本作家池田大作的话,“诗是联结人、社会、宇宙的心”;他也记着高尔基的话,“诗不是属于现实部分的事实,而是属于那比现实更高部分的事实”;他还记着雪莱的话,“诗人是立法者,是民族和时代的先知”。孙双金之所以在教过李白、杜甫等古典诗词以后,又以“儿童诗”为专题,自选教材进行教学,正是掂量到“诗”的特殊价值和意义,尤其是对儿童心灵的陶冶,对语言敏感性、高尚性的捕捉,对想象力的激发,有着微妙的又是不可估量的影响。因而,他的教学立意是很高的。从整堂课看来,孩子们在孙双金的带领下,沉浸在《阳光》和《太阳》的诗境之中。课中,我们听到的孩子们一个个回答、一次次吟诵、一句句创作,似乎只是三个字:“我赞美”“我快乐”“我幸福”。孙双金构筑童诗的教学,让孩子们会自觉地“我赞美”,就是引导孩子们追求伟大与崇高。这是孙双金教学的立意。从这个角度看,孙双金正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语文世界的“立法者”、崇高的“引领者”。

2.坚定的信念:让“未被承认的天才”真正成为天才。

孙双金的“儿童诗”教学之所以这么有魅力,是因为在他的心灵深处永远住着儿童。他首先是一个儿童研究者。在孙双金的语文世界里,“语文教学”与“儿童研究”是一回事,是融和在一起的。在孙双金的这堂课中,你分不清哪儿是在教学,哪儿是在研究儿童,研究儿童已不仅仅是教学的前提条件、基础,而是已“融化”在教学之中。在孙双金看来,儿童首先是天才,因为在他们的生命内部隐藏着巨大的发展和创造潜能。这是他坚定的信念。他承认儿童是天才,才会在教学一开始就说,要把孩子们“变”成诗人,才会让孩子们去改诗。他的那段话:“同学们,能写一句是小诗人,写两句也是小诗人,写三句就是中诗人了,如果你能写四句,你就是大诗人了。如果能写到五句,写到六句,就是什么呀?”(生:大大诗人。)尽管“大大诗人”是孩子们自己说的,但这一切不是戏说,不是“忽悠”,而是发自内心的认可与赞赏。孙双金的这一堂课,包括他所上的其他课,都是让“未被承认的天才”真正成为天才,成为真正的天才。可以这么说,孙双金的语文世界,是激发儿童成为诗人的世界,是儿童在登山过程中成为天才的过程。要知道,坚定的信念会变成伟大的力量。

3.诗与儿童特质的对接:让想象的翅膀飞起来。

孙双金的“儿童诗”教学的魅力,还在于他准确地把握住了诗的特质:想象。而且,他也准确地把握住了儿童思维的特质:想象。孙双金正是把诗的特质和儿童思维的特质连接起来,让想象在教学中“接榫”。想象是自由的,是飞翔的。只有想象尚未抵达的地方,没有想象不可抵达的地方。有人说:你可以限制我的脚步,但约束不了我想象的翅膀;你可以遮蔽我的双眼,但遮不住我心中想象的光芒。孙双金则说:想象可以越过高山,越过平原,穿过森林,穿过大江,进入儿童的心灵。是的,想象是诗之所以成为诗的密码与力量,想象是儿童发展的第三种力量与密码。当密码与密码对接的时候,当力量与力量融合的时候,“儿童诗”教学成功的奥秘就自然被解开。你听,孩子们为诗加上的每一句话,何止是语言运用,更重要的是他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就在这飞翔、探测的时候,孩子们的思维活跃了,心灵开放了,智慧与情趣都飞起来了,第三种力量已成为儿童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4.动词开发:让诗充溢生命的力量和灵性。

孙双金注重词性的教学,他抓住动词进行教学是很有道理的。老舍曾说过:“好的文字是心中炼制出来的;多用些泛泛的形容词或生僻字去敷衍,不会有美好的风格。”孙双金深谙此道,深谙诗歌中动词的重要,于是,他整个一堂课都在致力于动词的开发。他从原诗中的四个动词“爬”“笑”“流”“亮”开始,让儿童读出韵味,想象出画面,想象出阳光是个调皮可爱的小孩;然后引导学生生发出数不清的动词:跳、跑、跃、滑、舞、睡、荡、玩、亲、冒、馋、闹、叫、探、拍打、抚摸、召唤,等等,等等。一个动词就是一个生命,一个动词就是一种情景,一个动词就是一种情感。动词在孩子们心里飘荡着,在孩子们的脑海里跳跃着,在孩子们的想象中舞动着,于是,诗有了生命,教学有了生命,孩子们的思维和想象有了生命、有了灵性。这是动词开发的最大价值。我们的讨论再往远处走一走,“12岁以前的语文”天空之所以如此美丽而宽广,“情智语文”之所以如此生动而深刻,都可能是因为孙双金善于用动词去开发文本的生命,再去开发语文的生命,再去开发孩子们的生命。于是,灵性自然就“探”出了小脑袋,就会像小脚丫在阳光下爬着、滑着、跃着、舞着……

5.学会学习的诱导:让自己变成儿童。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孙双金既像老师,又不像老师。像老师,是因为他确实比孩子们懂得更多也更深,他始终在引导,在教学。不像老师,是因为他像个儿童,这也“不懂”,那也“不行”,总是在恳求孩子们帮助他。孙双金就是在“像”与“不像”中穿梭,变换角色,改变方式,诱导孩子们自己学,创造性地学。准确地说,孙双金寻找到了诱导儿童学习的根本办法,那就是让自己“矮下去”,让自己成为学生“帮助”的对象。一是他像孩子一般发出疑问:“阳光没有手,又没有脚,怎么爬呢?”二是他像孩子一般体味:“嗯,阳光在窗下留下小脚印,很活泼,阳光像小朋友,阳光和人一样活了,能动了,对不对?”三是像孩子一般发出赞叹:“你真是个大诗人,你太厉害了。”四是故意带有“威吓”,激将孩子:“诗人写的也能改呀?谁来?”他把自己变成儿童,是一种艺术和智慧。当大家都在为“以学生的学为核心”而苦苦寻找办法的时候,孙双金却巧妙地化解了难题,他成功了。因为,他把自己当作了儿童,“让”出了学生学习的权利,“让”出了学生创造的空间,“让”出了极为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于太阳的诗句范文 篇5

关键字:欧阳修;诗歌创作;理论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7-0008-01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他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的精神,作为宋代诗新运动的领袖人物,他的文论和创作实绩,对当时以及后代都有很大影响。欧阳修的诗歌创作的成就为宋代诗歌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诗歌创作风格转型期的重要作家,所以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他的诗歌创作理论主张。

一、欧阳修的诗歌主张

欧阳修在诗歌创作理论上提出了自己的主张。首先他重视诗歌创作与现实的关系,注重社会现实对于诗人和诗歌创作的影响。他继承了汉代司马迁“发愤著书”和唐代韩愈“不平则鸣”的创作观念。在《梅圣俞诗集序》中欧阳修说:

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一段话,说明了社会现实、诗人、诗歌三者的关系――社会现实影响着诗人的内心世界,而诗人的内心世界则通过诗歌呈现出来。所谓“穷”,就是人生道路上的坎坷不得志、个体生命得不到自我实现,以及由此激发起来的感愤郁积之情。他认为“不得施于世者”的“忧思感愤”,发诸笔端,能够写出好的诗歌。@种主张,欧阳修在《薛简肃公文集序》中也有说明:

至于失志之人,穷居隐约,苦心危虑,而极于精思,与其所感激发愤,惟无所施于世者,皆一寓于文辞。故曰:‘穷者之言易工也’。在@里不仅肯定了诗歌应有充实的思想内容(极于精思),而且还指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应是以情感(感激发愤)为主导。

欧阳修在重视诗歌现实性的同时,还十分看重诗歌的感染力,他曾经在《试笔》中说:

余尝爱“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则天寒岁暮风凄木落羁旅之愁,如身履之;至其曰:“野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则风酣日煦、万物骀荡,天人之意,相与融怡。读之使人欣然感觉。谓此四句,可以座变寒暑;诗之为巧,尤画工小笔尔。以此知文章与造化争巧,可也。

他爱“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因为它能把“天寒岁暮风凄木落羁旅之愁”要准确生动地传达给读者,能使读者“如身履之”,而“野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两句,则能把读者置于“风酣日煦、万物骀荡,天人之意,相与融怡”的意境中(读之使人钦然感觉)。他认为@种具有能使读者“座变寒暑”的艺术感染力诗歌可以“与造化争巧”。

与此同时欧阳修还强调诗人应有较高的审美修养。他与梅尧臣有着相同的美学追求。何谓“难写之景”?不同的审美观照者对于相同的景物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因为审美的对象实际上是“人的自然化”,是人的内心世界外化于物,是人的本质在外物上的投射。难写之景正在于诗人对外界的微妙感受,并要能够把此微妙的感受准确地传递给读者,“作者会其心,览者会其意”。

在诗歌的语言上,欧阳修反对晦涩险奇,主张平易,反对语僻难晓。既不是排斥使用“故事”,也不主张因求平易使用浅俗可笑的俚俗语言。他所主张的语言上的平易在于不刻意造作、为奇为怪,而是要求诗的语言能够充分表现诗人的情感,能够使所发表的议论、所抒发的情志便于读者易知易懂、新切平易。

当我们论说道欧阳修的诗歌主张时,不能不提到他的《六一诗话》。欧阳修的《六一诗话》是中国最早的诗话。对诗话@种形式,郭绍虞在《宋诗话辑佚・序》中曾指出:“在轻松的笔调中间,不妨蕴藏着主要的理论;在严正的批评下,却多少带些诙谐的成分。”对于《六一诗话》正可@样看。应该说,他以随笔漫话的形式,辨流派,论风格,讲述作家故事,评论作家作品。“论辞则杂举隽语,论事则泛述闻见”,其中二十八条,互不相关,形式较为自由,却体现了他的诗歌主张。@种形式,对于中国诗话之发展确有开创之功,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当书一笔。

关于太阳的诗句范文 篇6

白居易

一道残阳①铺②水中,半江瑟瑟③半江红。

可怜④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⑤月似弓⑥。

作者点击

白居易,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字乐天,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五、六岁时便学作诗,九岁通晓音律,十五、六岁时,就能写出很好的诗篇,他的诗题材广泛,描写细致动人,语言生动通俗,主要作品有《卖炭翁》、《观刈麦》、《长恨歌》等。

注 释

①残阳:将要落下去的太阳。

②铺:指太阳光斜照在水面上。

③瑟瑟: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显现的青绿色。

④可怜:可爱。怜,爱。

⑤真珠:即珍珠。

⑥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赏 析

一道残阳铺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来,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一张精巧的弓。

这首写景诗约作于唐长庆二年(公元822年)。这年七月白居易由中书舍人出任杭州刺史,经襄阳、汉口,于十月一日抵杭,此诗当作于赴杭的江行途中。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这首诗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心情。

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流露出作者对江水、晚霞、秋露和月牙儿的喜爱之情。作者从傍晚时分起就被大自然的景色所陶醉,先是被那夕阳照射下的江流,后是被那初月映照下的草地,在寻常的景色中,诗人却获得了丰富的美感享受。

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铺”字用得妙,形象地表现了太阳的斜射。“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诗人沉醉了,把自己的喜悦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了。

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把这天上地下的两种景象,压缩在一句诗里――“露似真珠月似弓”。作者从弓也似一弯新月,想起此时正是“九月初三夜”,不禁脱口赞美它的可爱,直接抒情,把感情推向高潮,给诗歌造成了波澜。

这首诗语言清丽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

特色评读

画面组接、构思妙绝。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正由于它们显示了一个时空位移的运动过程,这就暗中点出了诗人游览时间之长和兴趣之浓。

比喻新颖,意境和谐。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多么和谐、宁静的意境!用这样新颖巧妙的比喻来精心为大自然敷彩着色,描容绘形,令人叹绝。由描绘暮江,到赞美月、露,这中间似少了一个时间上的衔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无形中把时间连接起来,它上与“暮”接,下与“露”、“月”相连,这就意味着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月上露下,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

名句解读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落日的余辉洒落在江面上,像是斜铺上去的。江面被照得一半是绿的,一半是红的;随着波纹的起伏,那红色与绿色又不断地变化着。这两句诗描绘夕阳照耀下的江水的美丽,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清新、绚丽景色的赞颂。

改写赏读

暮江深秋

张梦梦

公元822年,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宫廷里做大官。但宫廷里的官员们大都心胸狭窄,勾心斗角,还常常使那些忠臣受冤,宫廷里一片混乱。白居易看不下去,又怕自己受牵连,便向皇帝启奏,他要离开宫廷到其它地方做个小官。皇帝同意了,并派他到杭州做“刺史”。第二天,白居易就整理好行囊,登上去杭州的小船,上路了。

小船在湖面上划行了几天几夜,眼看就要到杭州了,白居易显得特别高兴。这时已是黄昏,小船便停靠在江边。白居易走出船舱,欣赏美景。多美的暮色啊!可爱的夕阳已落在半山腰,半掩着它的笑脸,更显出它的神秘。这时的它虽是通红通红的,却并不耀眼,仿佛感到害羞似的。它把红色的光洒向它所能照到的地方。瞧,江面、飞翔的鸟儿、对面的山和高高天空都披上了夕阳特制的纱巾,红红的,把白居易也融入了这天水一色的暮色之中。一半江水被披上了红纱巾,而另一半由于被山挡住,碧波荡漾。这红绿辉映,为大自然献上一幅美好的画卷。一阵阵清风吹拂着白居易的面颊,使他感到阵阵凉爽。这可真是一种享受啊!

夜暮渐渐降临了。风把江面吹得泛起了微波,水又把船波动得一摇一摆。露水闪着晶莹的光亮滚落在草叶上,像一颗颗碧绿的珍珠;它滚落在野花瓣上,像黄色的、白色的、红色的、紫色的珍珠,晶莹剔透。一钩弯月悬在空中,时而几片云朵飘浮过去,隐隐约约,让人感到朦朦胧胧。当你睁大眼睛细看它,像什么?像镰刀?像摇篮?不!你看它更像一张弓,弯弯的,泛着淡淡的光。那九月初三的夜真静哦!

诗人看得如痴如醉。突然,他双眼一亮,思忖道:何不把它写下来,让世人与我一同欣赏?于是,他走进船舱,点燃蜡烛,挥毫起笔,写下了这首流传至今的名诗: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相关助读

唐诗中的夕阳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李白《登太白峰》)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李商隐《北青萝》)

关于太阳的诗句范文 篇7

1.初步认识儿童诗,了解儿童诗的表达形式。

2.初步感受儿童诗的美,提高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3.激发想象力,学着以诗歌的形式表达情感。

【点评:教学目标的设立合理。一是定位较准确。“初步认识”“了解”“初步感受”“学着”等关键词将目标定位在“启蒙”。指导孩子们读诗、赏诗、写诗,引导孩子们在习作起步阶段,学会用诗意的眼睛去观察、思考、想象,学着用诗歌的思维视角记录思维轨迹。二是指向较集中。传统的作文教学启蒙,往往重技法,而忽视心智的开发。本课的目标设定可以明显感受到对学生生命体验、审美熏陶、思维启蒙的关注。】

【教学时间】

50分钟。

【教学内容】

儿童诗欣赏、写作。(适合三年级学生)

【教学流程】

课前谈话:背诵课文中学过的儿童诗。

一、读一读,说一说,聆听诗的声音

1.说“圆”。

师:(板画一个圆“”)看到这个“”,你会想到什么?(预设:小鱼吐的泡泡、太阳、月亮、气球、车轮……)

【点评:借助图画引发想象。小学生最宝贵的心理品质是想象,而图画是学生从原有认知到创造性想象之间的美丽桥梁。用图画唤起学生原有的生活体验,刺激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达到了良好的热身效果。】

2.读“诗”,感受诗歌想象的奇妙。

师:恭喜你们,具备了诗人的优秀品质――丰富的想象力!有一位小诗人,看到了这个圆,就在下面添了一条线,写下了这样一首小诗:(屏幕显示)

夕 阳

夕阳是一个苹果,

黑夜是贪吃鬼,

一口就把夕阳,

吃掉。

师:请你们自由地读一读,读完说一说有什么感受,或有什么地方打动了你。(预设:很好玩、把黑夜比作贪吃鬼想象很奇特……)

师:你发现这首小诗与一般的文章或古诗相比,有什么不一样?(预设:一句一行,每行字数不一样,充满想象,非常有趣……)

【点评:引课巧妙。《夕阳》是基于圆“”的思维产物,想象新颖、有趣,是对学生进行思维启蒙的很好载体。这首诗的质朴、稚嫩,一开始就深深地吸引着学生,让他们对儿童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赏“诗”,感受诗歌想象的贴切。

师:你们很有眼光,很会发现诗歌的美妙之处!请看,另一位诗人,看到这个圆,也在圆下加了一笔,写下了这样一首小诗:(屏幕显示)

太阳喝醉酒

太阳喝醉酒,

不小心撞到山头,

就倒在山头后面。

于是,

黑夜就出现了。

师:自己去读一读,你发现这首小诗中的夕阳又变成了什么?这样的想象妙在何处?(预设:很有趣,把太阳当作醉汉,想象力很丰富,把红彤彤的夕阳比作醉汉很恰当……)

师:根据自己的体会把诗读给大家听,比一比,谁的读法最吸引人。

【点评:这首诗的教学别具匠心。第一,这首诗的选材本身就是学生同题材发散性思维的良好范例。同样是写夕阳,但想象却截然不同。第二,教师的教学没有在同一层面上平移,而是在感受想象奇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想象的贴切和恰当。第三,交给学生一把打开童诗言语秘妙的钥匙。童诗可以有多种读法,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依着各自的理解读,反而更能读出童诗真正的趣味。】

4.小结。

师:两首小诗,短短的几行字,无拘无束,都充满了奇妙的想象,(板书:想象)这就是儿童诗的无穷魅力。难怪有人说儿童诗是快乐的思维舞蹈。

二、猜一猜,试一试,感受诗的美妙

1.给诗填空,感受童趣。

师:让我们一起跳跳这快乐的思维舞蹈。请看,这是第三位诗人的作品,他由圆想到了什么呢?请看――(屏幕显示,师读)

不学写诗有坏处

小虫写信给蚂蚁,

它在叶子上咬了三个洞,

表示。

蚂蚁收到他的信,

也在叶子上咬了三个洞,

表示。

小虫不知道蚂蚁的意思,

蚂蚁不知道小虫的想念,

怎么办呢?

师:听完之后,你又有什么感受?(预设:很有意思、非常有趣……)(板书:有趣)

师:请你猜猜看,小虫和蚂蚁分别说了什么?(预设:小虫说“你好啊”,蚂蚁说“你好啊”;小虫说“我病了”,蚂蚁说“我帮你”;小虫说“在干啥”,蚂蚁说“在搬家”……)

【点评:猜测阅读是儿童诗阅读教学的常用策略。在猜测阅读中,可以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童诗的“意想不到”,而童诗独特的思维和情感,也就在不经意间和孩子们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

2.给诗补尾,放飞想象。

师:真的很有意思,让我们继续这快乐的体操。请看第四个诗人,他由“”想到了“蛋”,他是这样写的:(大屏幕显示,师读。)

这个皮球不圆嘛!

也可以滚吧?

滚呀滚……

“啪嗒”,

师:啪嗒,发生什么事了?(预设:蛋破了,从里面蹦出一只小鸡;从里面跑出一只小恐龙;从里面滚出了许多黄金;从里面跑出了一个小太阳……)

师:你们的想象真神奇,把你的答案放到诗里,一首有趣的诗就诞生了!快把自己的想象放进去读一读。

【点评:诗歌补尾是从童诗欣赏到写作的有效过渡方式。想象,是诗歌创作的不竭源泉,给诗补尾的方式很好地激活了学生的想象。不一样的想象,不一样的答案,奇妙而有趣的想象就创造了一首首奇妙而有趣的诗篇。】

3.给诗命题,品味真情。

师:不一样的想象,不一样的答案,就创造了一首首奇妙而有趣的诗篇。老师想说,从蛋里,跑出来的是一个个小诗人。让我们继续创造奇迹。请看第五个孩子的作品,在他的眼里,圆又变成了什么呢?(屏幕显示)

梦中,

我把小手伸出来,

让它透透气。

梦中,

我把小脚踢出来,

让它散散步。

梦中,

我把小屁股钻出来,

让它乘乘凉。

梦中,

我一个喷嚏,

吓得妈妈跳了起来,

惊醒了。

看着我的睡相,

心疼我的妈妈把我的小手、小脚、小屁股

一个一个藏进暖融融的被窝,

于是,

香甜的梦又开始了。

师:请一位同学读诗,其他小朋友闭上眼睛一起走进梦中,待会儿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心里的感受。(预设:心里暖暖的,这首诗很感人,诗里满满的都是爱……)

师:儿童诗充满了想象,是非常有趣又充满真情的。这是儿童诗的又一大特点。(板书:充满真情)读读特别温暖你的那一句,然后给这首温暖的小诗加个题目。(预设:梦中、香甜的梦、暖暖的梦……)

【点评:体验是诗歌教学的有效策略。诗歌讲究含蓄、跳跃,所以其中的一些意象、情感并不容易为学生所直接感知。在本教学环节中,教师通过简简单单的情境创设,将抽象的意境具象化,学生很自然地就把诗中的孩子转换成自己,体验唤醒了,情感也就有了。】

4.给诗加腰,体会形式。

师:第六位小诗人说,看到这个“”,他想到了眼睛。于是,他写道――(屏幕显示,师读。)

眼睛

星星是天空的眼睛,

( )是大地的眼睛,

( )是( )的眼睛,

师:谁来照着样子写几句?(预设:池塘是大地的眼睛,窗户是高楼的眼睛,小朋友是祖国的眼睛……教师现场打字,记录学生的经典发言。)

【点评:模仿是儿童诗读写的纽带。这首诗选择的是比较经典的诗歌结构和句式。这样的选材和设计降低了写诗的难度,消除了学生的畏惧心理,符合由易到难、由扶到放的原则。有了范本的依托,容易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视角和表达方法的迁移。】

5.给诗排序,感受诗韵。

师:你一句,我一句,连起来就是一首诗了。不过,一首好诗,用词用句都很讲究,包括诗句的先后顺序。让我们一起给刚才大家创作的诗句排排队,让诗变得更优美。(师生一起尝试排序)

师:好诗是写出来、改出来、反复推敲出来的,还要用心读出来。让我们一起用心读一读我们一起创作、修改的诗。

【点评:教学无痕是一种境界。这个环节有两处不露痕迹:一是不露痕迹地渗透了诗歌的结构、韵律等方面的知识;二是不露痕迹地渗透了诗歌修改的方法。让这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奥妙不露痕迹地渗透在有趣的“诗句排排队”中,可谓“无痕而有效”。】

6.给诗点睛,提炼诗眼。(机动环节)

师:老师也想给诗歌加一句,你们也帮我想一想。奶奶年纪大了,看东西越来越模糊了,谁可以做奶奶的眼睛,帮帮奶奶?(预设:我是奶奶的眼睛、少先队员是奶奶的眼睛……)

师:多了这一句之后,这首诗就多了份温情,多了份哲理,引人深思,给人启迪,就像人拥有了灵魂。这样,诗就达到了更高的境界。能干的小朋友,也可以试一试。

三、画一画,写一写,品尝诗的味道

师:此刻,在你的眼里,这个圆又是什么呢?接下来,老师送给每位小朋友一对“想象的翅膀”(发放裁成蝴蝶形状的作业纸),请你在翅膀的左边,把圆变成你想变的东西,画下来。在翅膀的右边,把画变成诗。你可以有三种选择:一是续写前面几首小诗中的一首;二是仿写前面几首小诗中的一首;三是自由创作,(生自由选择创作;师巡视指导,随机点拨。)

四、贴一贴,赏一赏,种下诗的种子

1.展示、分享。

师:已经完成创作的“诗人”请反复朗读、反复修改,愿意与大家分享的小朋友请带上“翅膀”飞上来。(将学生的作品用小磁片贴在黑板下方)

2.交流、评价。

师:请小诗人用心地把自己的作品念给大家听,其他小朋友当大众评委。如果大家认为该诗具备了黑板上的三点:有想象力、有趣、有真情,作者就可获得彩色翅膀一对!(学生念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修改、评价,优秀作品飞到黑板上方,并奖励彩色翅膀一对。)

【点评:从小培养学生的发表意识、读者意识很有必要。教师及时地创设一个交流、分享的平台,让学生从小有发表意识、读者意识,让他们明白作文是表达思想、情感的载体,是交流的工具。这样的做法非常值得肯定。】

3.小结。

师:(指着满黑板“飞翔的翅膀”)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在诗的王国里遨游。老师希望,今后大家就用这想象的翅膀创造出更多动人的诗篇。

【总评:本课设计很好地关注了儿童的特点、童诗的特点,架起了两座桥梁,是指向思维和想象发展的儿童习作启蒙的成功尝试。这节课可以引发更多的思索:

1.儿童诗教学的意义。儿童诗相对于其他文学形式而言,是最富有想象特征的。教学中,诗歌的欣赏与创作过程就是一次有创意的旅行,充分激活了学生的想象,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同时,儿童诗短小、精致、富有趣味,与学生的心灵、情感、思维方式、表达方式非常接近,因此,儿童诗是最适合小学生的语言启蒙的教材之一。

2.儿童诗教学的程序。本课精心设计了读诗、赏诗、仿诗三个阶段,使学生对儿童诗的形式、语言、音韵、节奏等特点都有所了解。这时,写作已经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整节课,从儿童诗的赏读到仿写、创作,“一圆”贯穿始终。读赏、填白、补尾、命题、加腰、点睛、创作,“圆”“圆”相扣,巧妙地建构起了童诗读写比较完整、规范的序列。

3.儿童诗教学的策略。本课教学设计至少有四个策略值得关注:第一,给学生一个载体――“圆”,让他们的想象有所依托。第二,给学生一个刺激――“翅膀”,让他们有自我言说的冲动。第三,给学生一种方法――“写绘”,先用图画记录思维的痕迹,再将画变成诗。这样,“童思”“童画”“童诗”便成了三股相互推动的正能量。第四,给学生一个台阶――“分层”,正视学生的差异,让他们自主选择。

关于太阳的诗句范文 篇8

语言通顺是作文的基本要求,富有文采、创意表达则应成为我们的追求。“义虽深,理虽当,词不工者不成文。”好文章离不开文采。纵观近几年各省市中考涌现的满分卷、高分卷,你会发现虽有各自独特的地方,但语言富有文采,却是共同的特征。精美的语言好比是人们身上精美的装饰,能使整个人看起来光彩夺目,熠熠生辉。那么,作文语言如何才能出彩?

一、叠加修饰

叠加修饰,可绘生动语境。例如下面两个句子:

(1)太阳从东方升起。

(2)一轮鲜红的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

这两个句子都叙述了太阳升起这件事,但第一句只是交代了事情:太阳升起;第二句除了交代清了“太阳升起”这件事外,还描绘了太阳的形态、颜色、升起时的情态。所以,第一句只是记叙,第二句则是描写。有些同学不会描写,作文只是空洞地叙事,文章自然不会生动形象。其实,只要你在叙事的句子上加入修饰性的成分,就变成描写了。再看下面的句子:

幸福是在初夏的早晨打开窗户时迎面吹来的那股清风,是你独坐一聆听歌曲的那种心灵的静谧,是你从母亲手中接过饭碗时心存的那份感激,幸福无时无刻不在你身边。

幸福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体验,经加以修饰描绘,使语句可知可感,于无形的文字中见有形的内容,读起来生动形象。

二、善用修辞

修辞是语言艺术的花朵,修辞手法中的比喻、拟人可使语言生动形象,富于美感;排比、对偶可使语言富有气势,音韵和谐;设问、反问可使文章发人深思,富有吸引力……巧用修辞格从来都是增添文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如一考生的满分作文《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一文中有这样一段: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生活是一杯美酒,会喝的说它甜,不会喝的说它苦;生活是一首诗,有抑扬顿挫,也有平平仄仄;生活是一首歌,有低沉忧伤,也有激昂欢乐。

文段用镜子、美酒、诗、歌连续作喻,意象丰富,四个比喻构成排比,一气呵成,很有感染力,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在这里,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为文章语言“添彩”的作用就体现得淋漓尽致。又如一考生围绕“父亲”的话题设计了这样的开头:

烈日、爸爸。麻袋、汗水。

汗水、麻袋。爸爸、烈日。

短短十几个字采用回环反复的修辞手法,准确地将烈日下父亲汗流浃背搬扛粮食的劳动的艰辛场面勾勒得真切感人、震撼人心。

三、引用名言佳句

引用名言、古诗文中的佳句,能增添文采,给人以深度感、厚度感,是冲击阅卷者视觉的好办法。

为了表达“生活处处是语文,语文是多姿多彩的”这个主题,有一考生用了这样一组句子:

语文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

语文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

语文就是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而”的超脱与豁达。

语文就是杜少陵“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

这样引用古诗词之文,将“语文的多姿多彩”写得具体形象,很有文采。如果不善于引用联想,借用古诗词,只是平平淡淡地写道:“我爱学语文,语文教我更富有献身精神,更富有浩然正气,教会我超脱与豁达……”这样表达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四、活用句式

现代汉语的句式丰富多彩:短句明快有力,长句缜密细致;整句对称和谐,散句灵活自然。除了以上两类句式外,还有肯定句与否定句,主动句与被动句,顺装句与倒装句等。有经验的同学很注意从整齐中求变化,在常式中用变式,在重复中求省略,从和谐中求灵活。例如中考作文题《木桶人生定律》(以“责任”为话题),一考生在文中这样写道:

“胡天苍苍,风尘滚滚。眉宇之间,你可曾有过一丝悔意?不!既然你选择了和亲,也就选择了漂泊异地。你可知,从你的脚步迈进宫门的那天起,王昭君的名字,便蕴涵了对国家责任的诠释;你可知,从你的脚步踏出长安的那天起,王昭君的名字,便化为真善美的象征。昭君的琴声透露出的亦是怎样一首慷慨的责任颂歌!”

文段长句与短句间杂,整句与散句结合,使句式别句参差错落之美。对偶、设问、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增添了文章的表现力,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对昭君为换来民族的大融合、大团结而毅然选择和亲的文章的赞赏之情。

五、提炼警句

不管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富有哲理性的语言都是对文章品位的提升。如钱钟书的《围城》中“婚姻是一堵墙,在外面的人想挤进来,在里面的人想冲出去。”

这一比喻,一“挤”、一“冲”,形象地道出了成人世界的矛盾和复杂的心理,说出了所有人都想说却又没能说出的话,因而备受人们的欣赏引用。又如中考作文题《长大是一把双刃剑》,一考生这样写题记:“童年做着长大的美梦,长大了又做着童年的美梦。”

这题记实在太美了,不仅仅是语言回环对称的美,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非常经典,道出了天底下不同阶段的孩子与成人的真实心理,给文章增添了亮点

文章关键处有警策,于形象中见哲理,于质朴中见深刻,于含蓄中见真义,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是炼就文句意蕴的好办法。

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整语序或使用幽默笔法等手段来使作文语言出彩。

如:“又考砸了,我在失望中苦恼”一句如改为:“有考砸了,我在失望中苦恼,在苦恼中失望。”改句调整顺序后重复一下,韵味顿生。

考场作文机智幽默、出语诙谐是打动阅卷老师,获得高分的秘诀之一。作文幽默笔法有许多种,在此举三种作点说明。

1.仿拟法。将诗词、流行歌曲信手拈来,按主题需要重填新词。譬如,有篇题为《书虫》的文章这样开头:

“懒虫,快起床!都八点了!”妈妈狠命地把我推醒。……昨夜月朗星稀,苦读不知疲倦。试问催我人,却道懒虫一个。知否知否,读书趣味多多。我非懒虫,乃书虫也!

作者仿拟李清照的《如梦令》,笔调轻快诙谐,在自我调侃中,一个利用长假学习知识,以读书为乐的中学生形象跃然纸上。

2.易色法。或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在这个褒贬易色中营造谐趣。例如:

“王丽、李敏,你们到前面来给大家做这个实验。”好“狡猾”的物理老师,竟然让我们这两个物理考试常垫底的“货色”出“洋相”。(2002年中考《合作》)

用“狡猾”形容不为“我”理解的物理老师的一番苦心,贬词褒用,用语风趣;上文提到的《书虫》一文有“总算把‘入侵者’哄出了领地”一句,把准备为“我”整理书房的“妈妈”称为“入侵者”,也属贬词褒用,充满生活情趣。

3.转类法。上述《书虫》一文这样描写“我”哄“入侵者”:

我看这些书放着挺好的,再说咱们约定过,这里是我的私人领地,纯属内政,请别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