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观后感 > 观看《少年黄大年》观后感500字优秀10篇正文

《观看《少年黄大年》观后感500字优秀10篇》

时间:

少年时期的黄大年,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他不畏险阻,刻苦钻研;少年时期的黄大年,闪亮着中国青年的光芒,他讲义气,有担当,敢闯敢拼。下面是整理的观看《少年黄大年》观后感500字优秀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话剧少年黄大年观后感600字 篇1

陈佳怡

青春是一笔财富,但每个人仅有一份,不论贵贱尊卑,人一生只拥有一次。因而,才有了“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的忠告,才有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感叹。

《少年黄大年》不到两个小时,却是我观看感触最深的一次,我热血澎湃,久久不能平静。从话剧中,我看到一个中国人对祖国发自内心的热爱,诠释了什么是“青春有限,梦想永久”的含义。我脑海里清晰地记得黄大年和班长在一起时的画面。在班长的退学风波中,有这么一句话:“即使实现的不是最初的梦想,又能怎样?”这句话很现实,就像《道德与法制》书上所说的“梦想是可以改变的”。班长的话道出了我们现在的心声——“我们的青春似乎有些曲折啊”,但黄大年的话又能燃起我们对梦想的追击——“我们都不应该因为挫折而放弃梦想……一切都有重生的机会,唯有青春和梦想不可辜负。”是啊,我们每天坚持学习、锻炼,不管天寒地冻,始终如一,这个过程很艰辛,但将来的我们会感谢现在的自己,不负青春不负年少。

黄大年把自己的一生都贡献给了祖国,宁愿放弃国外的高薪工作和更好的发展,也要回国作贡献,完美地诠释了“国有需,召必回”。我们要以黄大年为榜样,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更要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

青春和梦想不可辜负,每个人都想登上成功的彼岸,而梦想可以助你一臂之力。黄大年的故事让我明白:没有横空出世的智慧,只有不为人知的努力,中国的未来绝对不能没有知识。“幼不学,老何为”,我们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更应该发奋图强,超越自我,以青春之躯报国,用智慧照耀中国。

话剧少年黄大年观后感600字 篇2

韦兰程琳

话剧《少年黄大年》讲述了黄大年上学和就业的故事,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祖国深切的爱,展现了一代青年人对未来的美好愿景。黄大年的梦想很淳朴,只想让祖国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为此他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

理想是少年的指路明灯,带领少年披荆斩棘。史立兹说过:“理想如晨星——我们永不能碰到,但我们可像航海者一样,借星光的位置而航行。”我们不妨大胆一些,给自己树立远大的目标,并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不管这条路有多长多艰难。话剧中黄大年与班长跑步时说:“这世间只有青春与理想不可辜负。”纵使现实再怎么困难,大家也一定要坚定理想,有了理想就有希望,有了希望才有未来。我们有了正确理想,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就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人生的小船才会驶向幸福彼岸。

不忘初心,少年肩上有担当。黄大年在他的日记本上写到“振兴中华,乃吾辈之责也”,这是他的初心,只要祖国有需要,他便放弃了高薪,不顾一切回国,投身祖国的事业。黄大年把毕生所学都献给了祖国,坚守自己的初心,扛起为国奉献的担当,用炙热的心回报祖国,并说“愿做献身者洪流中的一朵浪花”。为了不耽误科研,黄大年总是特意坐稍晚的航班,为的是既能补觉又不耽误进度。虽然辛劳的黄大年生命定格在了58岁,但是他用一生诠释的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的爱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少年要树立远大理想,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向着更好的自己,更好的未来,更强大的祖国出发,才能扛得起新时代的担当!

话剧少年黄大年观后感600字 篇3

甘可晶

“不是所有的鲜花都盛开在春天,不是所有的河流都流向大海,鲜花盛开在四季,河流流向八方。我们的青春应该怀揣着梦想,不让青春留下遗憾。”在观看了《少年黄大年》这部话剧后,我对这两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

黄大年是我国战略科学家,也是一名地质专家。他放弃了国外给予他的优越待遇,与妻子回到祖国的怀抱。回国后他一心钻研科研工作,带领团队创造了许多中国第一,获得了许多荣誉。

人的一生唯有梦想才能让自己变得强大。在黄大年的少年时期,他就有了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坚强的意志和坚持不懈的信念。黄大年的化学实验做得好,一天晚上,他与伙伴们一起悄悄溜进实验室,随后伙伴们在他的带领下做起了实验。第一次实验以失败告终,但他们并没有气馁,一番争议后又开启了第二次实验,但在这时被老师抓了个正着——原来他们在做实验时,不小心把实验室的东西弄坏了。在承认错误时,黄大年说:“我们是为了取得好 www.niubb.net 成绩,想在实验中多了解一些,才……”老师知道他们的出发点很好,并没有责怪他们。是的,有梦就去追寻,人生路漫漫,何必害怕失败,就算输得一败涂地也不必害怕,从头再来就是了。

这部话剧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黄大年与班长覃胜利一起比赛跑步时,他试着劝说因家庭困难而被迫退学的班长,不要因此放弃自己前途。在劝说失败后,黄大年告诉班长,即使不在同一个地方,大家都要怀揣梦想,再相遇时一定要不忘初心,有所成就。

在这部话剧中,我还懂得了要坚持不懈、团结有爱、互相帮助……青春无畏,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朝气蓬勃的青春里,不留遗憾,勇敢地伴着自己梦想飞扬。

话剧少年黄大年观后感700字 篇4

黎火梅

《少年黄大年》这部话剧时间不长,记录了黄大年生前不分日夜,投身于工作,为祖国的地质探测工作做贡献的故事。我回想话剧的内容,一切都历历在目。我很喜欢话剧里的一句话:生如夏花,一路盛放。后来我才明白,原来话剧中这简短的一句话却概括了黄大年穷极一生的追求。青少年是祖国接班人,我们应该学习黄大年老师坚韧的品格,初衷不改,坚定不移,做个“渴望良田的种子”。

黄大年是世界顶尖的物探专家,在英国留学时有很好的发展机会,可当知道祖国需要他时,他立即决定回到祖国。他的妻子和同窗多年的朋友都劝他留在英国,以便有更好的发展,黄大年都一一谢绝了。他的英国友人曾评价他是上帝派来的中国人,并承诺只要他能继续留在英国工作,升职加薪,条件任提,可黄大年不慕名利,执意回国,他说:“我的祖国需要我,我唯一的条件就是回国。”

黄大年曾说过:“我们应该做‘天上的翔鹰,水下的蛟龙,大地的耳目’,为国奉献,报效祖国。”

满分作文网年黄大年带领团队回到中国。刚回国他就全身心投入工作,从不休假,面对国家的利益从不怠慢。他初次见到上级安排给他的助手,就递给助手一个U盘,让助手熟悉行程。行程里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就连除夕也在工作。这些都无不体现了黄大年对工作的执着,对祖国的热爱。

在工作中,由于情况的变化,一些数据需要改进,但一旦改了,之前所做的就白费了,很多人都表示反对。但黄大年带领团队在改进后的测试中取得了圆满成功,突破了新纪录,他们的科研成果也在国际上取得了名列前茅的成绩。

黄大年是一个较真的人,不分日夜工作,即使身体不适,也坚持工作,最讨厌“慢慢来”三个字,他抓紧一切时间为祖国效力,曾说“飞机就是我的卧室”,专门接送他的司机都劝他悠着点,但大年老师就是不听。最后他病倒了,2017年因病救治无效逝世,享年58岁。

我想,我们要勤奋学习,长大后为国效力;要锤炼意志,做祖国建设发展的接班人;要强健体魄,保卫祖国。

少年黄大年话剧观后感600字 篇5

在中国,有许许多多科学家,他们抛弃国外的优越条件毅然回国,为祖国科技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黄大年教授就是其中一位。

几年前,黄大年教授在英国科学界享有很高的名誉,拥有国际一流的科研团队。但他并没有因此而丧失报国初心。怀着一颗赤子心,他回到了母校——吉林大学。他从回校的第一天起,就投入到高强度的工作当中,几乎一天24小时都在工作。

努力多年后,他凭着高深的科学专业技术水平和刚强的毅力,填补了我国多项技术空白。有专家表示,黄大年在几年里取得的成就相当于别人五十年的成就。他的爱国情怀,也深深地感动了大家。

在年少时,黄大年曾是班级学习委员。他曾梦想进入国家地质队,成为李四光那样的人。黄大年做了一次又一次实验,老师给予了他鼓励和希望。由此,他明白,没有人会一次成功,没有人不会失败,失败寓意着成功在不远方等着你,在失败时也就能看到成功的希望。

在各项事情顺利进行的同时,黄大年的身体逐渐出现异样。但他一心扑在事业上,为科学事业默默地奉献着,他说:“国家的需求就是玩命干!”

但是,就算是铁打的人也有撑不住的时候。2016年底,他病倒了,但他的脚步并没有停歇。在病床上,他坚持给学生讲课,耐心地为学生讲解心中的疑惑。

2017年1月8日,黄大年教授最终没能战胜病魔,不幸离世,享年58岁。

黄大年教授为祖国的科技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要向他学习,学习他不朽的精神。他说过:“不要因为害怕而忘记自己的使命。唯有青春和理想不可辜负!”

少年黄大年话剧观后感 篇6

有多少人可以放弃优越的条件,来到穷苦地方艰苦奋斗?有多少人可以不畏艰难,恨不得一天都在工作,连睡觉都觉得奢侈,连煮饭都觉得浪费时间?他,就是吉林大学教授,一位以生命来教导学生的战士:黄大年。

黄大年是享誉世界的地球物理学专家,2009年,他放弃国外优越条件,怀着一腔爱国热血,毅然回到祖国。担任母校吉林大学地球探测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在工作上与时间赛跑,一刻也不停歇,带领团队攻克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重大突破,为国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性的奇迹。而然就是这样一个伟人,却得了癌症,但这也没有阻挡他工作的脚步。

这件事情给我的感触很深:在国外优越的条件下,还能想着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祖国,有多少人能做到?而黄大年同志,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来祖国做出伟大贡献,难道这种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他带病坚持工作,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冬天冒着严寒送快递的快递员、坚持守在边境一线的解放军战士他们都是像黄大年同志一样,奉献自己,方便别人的人。在今后的生活中,我要向黄大年同志学习,做一个不畏艰苦,勤奋好学,热爱祖国的新时代好学生。

少年黄大年话剧观后感 篇7

在中国,有许许多多无名、有名的科学家,他们抛弃一切,毅然回国,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黄大年教授就是其中一位。

7年前,黄大年教授在英国的'科学界享有很高的地位,金钱、名誉、地位和国际一流的科研团队。但是,这些对他来说都不重要,他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就这样,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他回到了母校吉林大学。他从回校的第一天起,就投入到了高强度的工作中,别的同事都是每天工作8小时,而他却把一天24小时的时间全部时间投入工作当中。

在这7年中,他凭着高深的科学专业技术水平和一股刚强的毅力,填补了我国在地球地理控测的多处空白。有专家说过,黄大年同志在这7年中的成绩相当于别人五十年的成就。他的这一股爱国情怀也深深感染了他的学生,不少同事也都说他是一个超人!

但是,超人也有累的时候。2016年底,他终于倒在了病床上。但他心中的脚步却从没有停歇过,在病床上,他坚持给学生讲课,耐心地讲解学生们的疑惑。

黄大年教授虽然去世了,但我们要学习黄大年教授的爱国之情怀,鞠躬尽瘁,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我们要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话剧《少年黄大年》观后感 篇8

最近,有个响亮的名字响彻我的内心。他朴素,刻苦学习,穿着简便;他精神富有,表里如一,热爱祖国;他是中国的重要“脊梁”,不管面对何种困难,都是义无反顾。他就是黄大年叔叔。

他一心只为国家做事,为了国家的利益,面对科研难题,他总是抢先来解决。坚守岗位、追求梦想、不知疲倦、争分夺秒、唯恐落后,这都是黄大年给我们的印象。7作文吧年间,黄大年和众多科学家共同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祖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了多项空白技术。

七年前,黄大年归国时,有外国媒体评价:“他回国,让某国当年的航母演习整个舰队后退一百海里。”

中国要建成科技强国,不是一句口号,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离不开一批批像黄大年那样的“科研疯子”,离不开他们身上的“拼命劲”。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不进则退。在科技兴国的战场上务必有“一招鲜”,这个“一招鲜”就是颠覆性技术,有它我们才有发言权。然而“在科学的竞跑中,任何已取得的成绩都将立刻成为过去,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总会有极其强大的不确定感,生怕自己稍微慢一步就落下了”。

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个像黄大年一样的人燃烧自己,照亮未来,铸起了民族的脊梁,中国的脊梁。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以黄大年为榜样,向他学习。

黄大年是中国的优秀儿女,他的精神如山,如水,如血脉!

话剧少年黄大年观后感600字 篇9

马晓婷

悠扬的背景音乐轻轻响起,满头银发的朱老师拄着拐杖一步步走来,他带着我们走进了黄大年梦想起航的地方——港北高中,走进了当年黄大年学习的教室……虽然黄大年走了,带着对祖国科学事业的眷恋不舍离去,但是他和同学们生龙活虎的一幅幅画面,却随着朱老师的回忆在我们面前闪现……

课间,黄大年和同学在用自己制作的大年牌半导体收音机接收信号,当收听到我国发现了胜利油田的消息时,黄大年高兴地和同学们分享了地质学家李四光的故事,并一起高兴地唱起了《勘探者之歌》。少年黄大年的动手能力真是不一般,能自己制作小电器,真让我佩服。

少年黄大年热爱钻研,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和同学们趁着夜晚无人注意,偷偷地翻窗溜进实验室做实验。黄大年一边做实验,一边讲述实验步骤,实验最终失败了。他们正准备继续做实验时,有人来了。慌乱中,实验器材被碰倒,玻璃器皿摔碎了一地。同学们自责、害怕,甚至互相推卸责任。因为这次事件,班级被评为倒数第一,班长指责:“黄大年,你就是这样做榜样的吗?”黄大年没有辩解,他带领同学们主动承认了错误,得到了朱老师的谅解。黄大年不仅学习好,品格还很高尚。

黄大年和同学们一起劳动,一起听长辈讲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故事,这让他深刻理解了只有团结,才能让我们的民族更加强大。他和同伴畅谈梦想,激励同伴一起去实现各自的梦想。

少年黄大年和老师、同学们的深刻友谊深深地感动了我;他立志报国,求知若渴,为自己梦想艰辛努力的精神感动了我。黄大年的追梦人生给了我深刻的启迪,今后,我要努力学习,长大后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话剧少年黄大年观后感700字 篇10

葛依然

“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这句话是我观看完《少年黄大年》话剧之后的由衷感悟。

对于黄大年而言,梦想是镌刻在岩石上的文字,无论风吹雨打,还是日晒雨淋,它都始终存在,永不泯灭……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少年的理想埋藏在对知识的探索里。少年黄大年为了验证化学实验结果,解决学习困扰,千方百计地去做实验,他的认真和勤奋不仅感染了同学,也感动了老师。他理想的种子就埋藏在对知识的热情和对科学刨根问底的精神里。

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梦想的路上他们踌躇满志、意气风发。那一张张畅想着梦想的脸庞闪耀着光芒:“我想当歌唱家,去天安门为毛主席唱歌。”“我想当船长,去长江黄河……太平洋乃至全世界……”“我想研制一种能上天入地的仪器,把我们大好河山的全部矿产找出来!”响亮的声音、交握的双手、明亮的双眼,传递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的热烈梦想。

恰同学少年,挥斥方遒,梦想的路上有荆棘、险滩和急流,但是他们劲头正足,眼里含着希望的光。黄大年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地考进了地质队,终日风餐露宿,过着用他们自己调侃所说的“起得比鸡早,住得比猪差,干得比驴多”的生活。然而嘴上虽调侃着恶劣的环境,但当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时,他们又将这些艰辛瞬间抛到了九霄云外,露出孩童般的笑容。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祖国的积贫积弱,催促着黄大年不畏艰险寻找矿产资源。当组织告诉他在“死人谷”发现大片矿产资源时,他二话不说毅然前往。当朋友问他:“你就真的不怕死吗?”他回答说:“我怕!但是不能因为自己怕就退缩,不能忘了初心。”

如今,黄大年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披荆斩棘为理想的热情,他只争朝夕不遗余力专注耕耘的精神,却如同一颗石子丢进了广大青少年的心湖,荡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小小浪花汇聚成科学报国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