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防诈骗法制演讲稿(合集三篇)》
小学生防诈骗法制演讲稿(精选3篇)
小学生防诈骗法制演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x班的唐,今天我演讲的主题《加强自身防范预防网络诈骗》。
近年来,网络诈骗呈现高发趋势,网络诈骗手法不断翻新。在校学生思想单纯,社会阅历匮乏,辨别能力较差,安全意识相对薄弱,高中生成为了犯罪分子最容易选择的对象之一,校园网络诈骗案件频频发生。
一、什么是网络诈骗?
网络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互联网采用虚拟事实或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使受骗人陷于错误认识并“自愿”处分财产,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根据相关调查:许多高中生有网络学习、购物、交友的经历,百分之七十的学生遇到过网络诈骗信息,上当受骗的人数占了百分之七。
二、网络诈骗的方式
1、网络购物诈骗。网上购物由于具有价格便宜、透明、方便、省时、省力等优点,许多高中生都有网上购物的经历。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不法分子。不法分子往往在一些购物网站上,发布虚假消息,以远远低于市场的价格销售,诱使贪图便宜的高中生上当受骗。不法分子往往要求对方不使用支付宝等方式交易,直接使用银行转账,高中生一旦按照不法分子的要求,汇入款项的话,不法分子立即消失。
2、网络中奖诈骗。高中生平时喜欢上网,或者打网络游戏。往往在上网过程中,页面会跳出“恭喜你中奖”的消息。有的高中生想法单纯,觉得这是真的,按照页面的要求,与对方联系,不法分子往往以手续费、快递费、个人所得税为由,要求你先行汇款,欺骗高中生汇款。
3、兼职刷信用诈骗。刷信用,是指买卖双方以提高信用为目的,在无实际成交的情况下,做出“好评”评价的行为。有的高中生为了在网上找兼职,加入到刷信用行列。每年都有学生加入在网上兼职刷信用,自然每年都有学生上当受骗,被骗金额小到一百元,大到几千元甚至上万元。
三、网络诈骗的特征
网络诈骗地域广泛,不法分子通常选择外地的受害者作案。就算案发,破案相当困难和复杂。网络诈骗分子,往往不是一人作案,通常是一个团伙协同作案。他们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呈现出职业化、集团化的特点。
四、网络诈骗的防范措施
首先,要加强网上购物常识的学习和自己防范意识的培养。选择正规的'网上购物网站,了解网络购物的流程,利用支付平台交易。在淘宝网上购物时,要选择支付宝担保交易付款,不能直接用银行汇款的方式汇款。使用电脑、手机时确保杀毒软件维持在最新更新状态,防范木马和病毒的入侵。
其次,树立健康的心态,切记不要贪图便宜。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下不会掉馅饼,不要轻信超低价的商品。贪图小便宜,往往要付出大损失。
第三,要有维权意识。当我们发现自己遭遇网络诈骗时,要保留证据,尽快报案,不能碍于面子选择沉默,并积极协助公安机关破案。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骗子无处不在,利用数不胜数的手段处处诈骗,千方百计,步步引诱。只要我们谨慎行事,捂紧口袋,正确判断,就能远离诈骗,远离骗子!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小学生防诈骗法制演讲稿 篇2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xx年的寒窗苦读已然过去,现在在场的各位都是经历了选拔才得已聚在一起的,相信经过这几周的适应,你们对未来四年精彩无比的生活也有了相应的了解。但是,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谨防诈骗。每年的开学季,各大高校的校园内都会有许多横幅,它们的.内容无外乎两个:欢迎新生和谨防诈骗。其实我知道在场的很多同学心里都对“诈骗”这个词不以为然,因为大家都不觉得自己会是被骗得那个倒霉蛋,更何况自己还是一个法学生,但是每年都会有相当多的生被诈骗,而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也曾盲目自信的认为自己不会经历这种事情。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对“防诈骗”这件事情加以重视,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避免一件事情的发生首先要充分认识这件事情,防诈骗也不例外。对于来说,被诈骗的方式途径是十分集中的,一般是冒充亲友借钱、开通各种"校园卡”、购买学习资料和中奖等。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骗子的手段也随之更新,花样百出。许多骗子利用网络漏洞,盗取社交帐号,然后发送一些借钱的信息,许多同学因为急于帮助别人,便容易好心做坏事,遭遇诈骗。还有一些骗子冒充学长学姐甚至老师领导,说服同学们开通各种各样的卡,或者购买所谓的官方学习资料,从而进行诈骗。
虽然社会各界都在很努力的打击诈骗,但是不法分子和违法行为依然存在。而大学生这个群体被诈骗的几率是十分高的。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十分谨慎,提高自己对危险的辨别能力,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向其他同学宣传防诈骗的重要性。
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骗子有骗子的手段,我们也要有我们的应对方式。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警惕,能准确辨别骗子的身份。学校在我们开学时都曾发学生手册,上面有所有学校具体规章制度和部分办公室电话。无论遇到任何问题,都应该首先考虑对方的身份和所说的话的真实性,而不是因为着急去轻易相信一个陌生人的话。而在网络上,面对和金钱有关的话题,一定要认真确认对方的身份,可以通过视频电话等方式。直到确认身份后,才可以选择提供金钱上的帮助,而在这里也提醒大家,即使是认识的人,对待金钱交易也要格外注意,尽量让对方写出借钱说明以及还钱时间,省去了日后可能发生的许多麻烦。而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也应该积极帮助其他同学,让他们都远离诈骗。
或许大家对“防诈骗”一词早就听腻了,但是这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实在是不能大意,希望我今天的演讲能给大家带来或多或少的一点帮助,也祝大家未来学习进步,生活顺利!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聆听!
小学生防诈骗法制演讲稿 篇3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国旗下的题目是:警惕络风险共创络文明。
自年开始,每年9月第三周是国家络安全宣传周。20xx年国家络安全宣传周于xx月第xx周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举行,今年络安全宣传周的主题是“络安全为人民,络安全靠人民”。我们知道随着互联的发展,络的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广泛,甚至我们只需要一部手机就能做到随时随地轻松上,那么在使用络的过程中,如何保障我们自身的安全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保护好个人信息安全
现在络上我们能接触到的信息非常多,在这些信息中,有些是真实可靠的,有些则是陷阱,如果我们一不小心把个人信息泄露了出去,对方就可以很轻易的找到我们,这样我们的人身安全、个人安全也就无法得到保障了,所以在上对那些无法确定的询问信息,我们一定不要随便泄露我们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电话、地址等信息,对方无法取得我们的个人信息,也就无法威胁到我们个人的安全了。
2、甄别络信息,不随意传播不良信息,懂得保护自己。
现在的络上各种信息实在是太多了,令人眼花缭乱。但是我们在面对纷繁的络信息和难辨真假的络新闻时,我们应该持一份怀疑的态度,不要轻易相信,在没有弄清真相之前不要“快速分享”,抱着“求真相”的心态负责任的传播信息。《司法》解释中说到,如果是诽谤的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就属于情节严重,认定为犯罪。公安机关就可以立案调查,追究刑事责任。
3、在上的过程中,尽量打开合法、正规的站;
4、尽可能在自己熟悉的电脑上上,使用陌生人的电脑毕竟在无形之中多一分危险。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履行《全国青少年络公约》,做文明民我们要做到:
要善于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友
要维护络安全,不破坏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各位同学也可以把今天老师国旗下的内容回家告诉自己的爸爸妈妈,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注意保护个人的信息安全,不传谣,不造谣,自觉遵守络相关法律法规,做个文明的络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