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节日作文 > 元宵节作文 > 以元宵节为话题的作文精选13篇正文

《以元宵节为话题的作文精选13篇》

时间: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

欢度元宵作文 1

元宵节是春节后的第一个节日,肯定得欢欢乐乐、开开心心的过,就算下了雨也不会阻挡人们欢度元宵的`想法。

雨越下越大,妈妈不住地往外看,好像很着急,我好奇地问:“妈妈,怎么了?”妈妈笑了笑:“没什么,就是眼看天就要黑了你爸还没下班,妈妈担心不能及时回老家过元宵节。”过了好一会儿,爸爸终于回来了,妈妈赶紧拉着我们回到了老家。

雨还是那么大,但这丝毫未影响我们的心情,奶奶听著那隆隆春雷,反而笑起来:“真好,我们过元宵连天上的神仙都给我们打鼓助兴哩!”

大家也纷纷笑起来,吃过饭后,大家有说有笑的聚在电视机前,一边唠家常一边看《元宵喜乐会》,每个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连我那还不会说话的妹妹都忘了哭闹。突然,大家聊着聊着便聊到了故去的爷爷,屋里顿时一片死寂,我灵光一闪,对着天上说:“爷爷,您快看他们过元宵还不开心、是不是要好好修理他们一顿了”大家顿时破涕为笑,“还不是您孙女不听話”小姨机智地对答了-句,大象笑得更厉了,外面春雨蒙蒙,冷得更命,家里却一片喜气洋洋,到处都能听到爽朗的笑声,大家被炉火映得通红的笑脸与外面那狂风大作的景象成了鲜明的对比。打着伞路过我家的行人听到我家传出的笑声,脸上也不自主地露出了笑容,迫不及待地跑回家和家人团圆。

真是“春雨蒙蒙正助兴,欢欢喜喜过元宵呀!”

元宵节的作文 2

今天是正月十五,皓月当空,银光洒满大地。我们吃个晚饭,就和妈妈一起,到印台山下东正街的天桥上观看礼花。

啊!好热闹呀!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脸上洋溢着愉快的笑容,兴高采烈地聚到这里。

“多漂亮啊呀!〞才放出几束烟花,我就已经陶醉在这迷人的夜色中。突然听到几声巨响,天空中出现几个亮点,紧接着无数条“小蝌蚪“一齐飞向天空。过了一会儿,又是一声巨响,又一个亮点出现了,“啪〞的一声,开出许多黄色的小花,渐渐地变成了绿色、慢慢地又变成了紫色,真是美极了。像太阳一样绚丽多彩的礼花,有的像孔雀开屏,有的像铁树开花;有的。像蘑菇。缤纷的礼花一次又一次划破宁静地夜空,最后放出了一个大红色的礼花,顿时天空犹如白昼,烟火星星点点地散落下来,好似一颗颗闪亮的星星,慢慢地变成一个个长长的小灯笼,又美丽又可爱。人们欢呼起来了,大家都不由自主地伸手去接,我也情不自禁地说:“到我这里吧,落在我的手中,多么美丽的礼花,让我应接不暇,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人们和我一样久久不愿离去。

回到家中,我还陶醉在里面,那些灿烂的景象,一直在我眼前浮现,我衷心地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兴盛,我们的生活像礼花一样更加绚丽多彩。

元宵节的作文 3

今天,我刚从午睡中醒来,走出大厅看见奶奶正在搓着一团粉团,我问:“奶奶你搓粉团干嘛?”奶奶说;“彬彬想吃汤圆吗?”我说:“当然想吃。”奶奶说;“想吃就动手。”

我说:“好啊。”原来奶奶是用粉团来搓汤圆,这一次我吸取削马蹄失败的教训,先细心观察奶奶怎样包汤圆,然后,卷起衣袖,从粉团里捏出一块小粉团,搓圆双手合起来把粉团压扁,用粉团把片糖粒裹起来再搓圆放到碟里,奶奶看见了说:“这汤圆包的真好,是你包的'吗?”我说:“是啊。”奶奶说:“彬彬看来你学新的也学的挺快的。”我说:“我用心呗。”奶奶说:“你学习也这样就好了。”我说:“我一定会的。”

关于元宵节的作文是不是为你提供了不小的帮助呢?初春寒冷,注意身体哦!

元宵节的作文200字 4

今天早上我问妈妈今天是不是元宵节?元宵节都会做些什么?元宵节又叫上元节。按照我们的习俗,“元”指月亮正圆,一年当中有三个“元”,正月十五称为“上元”,七月十五称为“中元”,十月十五称为“下元”;所以农历正月十五日那天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故此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听爸爸说在他小时候元宵节那天有闹社火,猜灯谜,大型的。灯展,烟花表演,到了晚上除了一家人在一起吃元宵以外,小孩子还会外面打起灯笼等好多很好玩儿的游戏,可是为什么现在都没有了吗?我好想能像爸爸他们小时候一样过那样的元宵节。

元宵节作文 5

一大早的,我就被闹钟所惊醒,因为我要出门学习去,我和同学一起坐车来到了学校。我们很快就上完了课 。刚和同学走到校门口,妈妈就给我打了电话要我们去商场门口等她,于是我和同学就急急忙忙的往商场赶,等我们到那儿的时候,我便看见妈妈大包小包的提了一大堆儿从学校出来。

我们和妈妈一起回了家,由于下午还有课,同学就在我家解决了午饭。吃完饭,我们便又出门学习去了。再等到下午又放学的时候,看到爸爸妈妈和姐姐都在家里,我一问,原来是舅舅要请我们全家吃。我立马换好衣服后就和他们出发了。

我们来到了饭店之后,只有小舅他们一家人到场,别的人都没有去。弟弟跑进来跑出去的,无聊的我只能陪他玩木头人了。过了一会儿,小姨他们一家也都来了。人终于都来齐了。我们都围桌坐了起来。大人喝酒,小孩喝饮料。一齐举杯同庆。

当很晚的时候,我们大家才散席,等回到家时,时间就不早了,我洗漱完毕之后就倒在沙发上看起了电视,妈妈不知道又钻进厨房干什么去了。

当妈妈再出来的时候,她的手里已经端了一盘东西,好大的一盘,当她走近时,我发现,原来是一盘元宵。原来这么晚,妈妈又钻到厨房给我做了一盘元宵。不,这不该叫元宵,应该叫爱!

元宵节作文 6

明天就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了。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

妈妈说每当元宵节的晚上路边都会亮起五颜六色的花灯,有的像鸡,有的像龙,还有的像羊,造型各异、栩栩如生。

明天我要和爸爸妈妈去街上吃糖葫芦,看花灯,过个有意义的元宵节。

元宵节的作文 7

元宵节虽然已经过去许久,但是那天热闹的景象还会时刻出现在我脑海里,令我难忘。

2月28日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白天的大街是人来人往,元宵节的晚上更是热闹,大街像是五彩缤纷的海洋,广场被打扮的像一个天上的仙女,就连那些木也穿上了节日的圣装。全家准备到广场去赏花灯和猜灯谜,我们吃完汤圆后,就一起出发了。我们到了广场,里面已是人山人海了,有的人前去赏花灯,有的人前去猜灯谜,我们好不容易才挤了进去抬头一看,上面悬挂着许许多多的灯谜,于是我人便马上寻找起我们会的谜语。我找啊找啊。

可就是怎么也找不着一个会猜的,就在我已经心灰意冷的时候,突然,我眼前一亮,这个灯谜的谜面是:三个日本人,打一个字。我想了一会儿,恍然大悟,便大叫了一声啊,爸爸妈妈听到了,便马上赶到我身边。异口同声的说怎么了,我告诉了他们我的想法,并告诉他们谜底是“春”,他们觉得我讲得有道理,便告诉旁边的服务人员,没想到;我还真猜对了,我看到已经猜对一个了,便更起劲了,兴高采烈的去寻找下一个字谜,就在这时,8点了,所以没有时间了,我们只猜中了一个字谜,得到了一包旺仔牛奶糖。

这一天,令我难忘,明年的元宵节还要来,争取获得更大的“战绩”!

元宵节的作文400字 8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和“春节元宵节”,是中国汉族的一个传统民间节日。正月是农历的`第一天。古人称夜为“夜”,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去姥姥家吃饺子!”我高兴地喊了一声,上了车。过了一会儿,我们到了外婆家,我看到外婆熟练地用手拉了一小团湿面,挤成圆形,然后用筷子在糯米片上挑了一团肉,然后转身用双手合上包饺子。煮好的饺子表面光滑有光泽,还剩下一个小顶,很可爱!我的手也很痒。奶奶让我包饺子不带馅。我用手拉了一小团湿面,搓圆了。我突发奇想:放馅!我把面团揉进碗里,挑出一点肉馅,趁奶奶不注意赶紧揉。我又做了同样的事情,给所有的小饺子加馅。

“我们包饺子吧!”我大叫。奶奶烧开水,把饺子倒进水里。大约10分钟后,饺子飘了上来,我奶奶告诉我饺子煮好了。奶奶捞起饺子,我们开始吃!突然,我奶奶的眉头皱了起来,“喂!这小饺子里怎么会有馅?”所有人都看着我。我笑着向小饺子表白了我的“手脚”。

大家笑着夸我小脑袋里有很多想法。我挠了挠后脑勺,笑了。我们吃了大大小小两种饺子,聊得很开心。

元宵节作文 9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作文 10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因为正月又叫元月,正月十五的晚上是一年里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宵”是“傍晚”的意思,所以,正月十五晚上的这个节日就叫元宵节。

元宵节,中国人有赏灯和吃元宵的习俗。俗话说“正月十五闹花灯”,因此,元宵节也叫灯节。

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元宵节这天到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夜晚一到,人们就成群结队地去观赏花灯。五光十色的宫灯、壁灯、人物灯、花卉灯、走马灯、动物灯、玩具灯等汇成一片灯海。有的花灯上还写有谜语,引得观灯人争先恐后地去猜。

元宵节吃元宵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就有这种食品了。元宵是一种用糯米粉做成的小圆球,里面包着用糖和各种果仁做成的`馅,煮后,吃起来香甜可口。因为这种食品是在元宵节这天吃,后来人们就把它叫做元宵了。中国人希望诸事圆满,在一年开始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吃元宵,就是希望家人团圆,和睦,幸福。

元宵节的作文500字 11

元宵节,闹花灯是必不可少的活动,大街小巷到处都挂满亮花灯,琳琅满目,目不暇接,造型千奇百怪,各具特点,大小不一,小的如拳头,大的有几米高,有走马灯、有金蛇灯、有莲花灯、有西瓜灯、有观音灯……其中,我最喜欢观音灯了,观音灯有三米之高,八人一块合抱才能抱住,她哪栩栩如生的形象使人过目不忘,非常重要的是她手中拿着降妖伏魔瓶,瓶中装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水,据了解只须交钱并诚心真意求拜,观音便会从她手中的瓶中喷出一股清凉的仙水,洒向你的四周,保佑你终身平安,但你若是不是真心诚意求拜,瓶中便不会喷水,虽然这只不过传闻,但也足可以看出人类的`聪明智慧。

闹花灯不能离开猜谜活动,这儿一群,那儿一群的围着花灯上制作的谜面猜谜语,有老有少,更多的是年轻人人和学生,猜中了哈哈大笑,没猜中的继续进行,有时也会为一二个谜面争得面红耳赤。可真的热闹尽兴啊!

晚上,全家出动相聚苍梧绿园,筹备观看焰火,偏偏天公不作美,竞下起了倾盆大雨,却挡不住市民观看焰火的情趣,绿园里,汇成了伞的海洋。八点钟,焰火按时点燃,先是几声炮响,接着焰火在天空中映出了一张张可爱的笑脸,随之,200多万种焰火尽情释放。有玉树临风,有蟒蛇出洞,有天女散花,有繁星满贯……可真的大长见识啊!难怪欧阳修在《元夕》中写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元宵节是大家中华民族悠久而古老的传统节日。啊,元宵节,我爱大家的节日。

有关元宵节活动的作文 12

元宵节又称灯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促销活动营造特色的传统节日气氛来带动人气,树立企业文化形象,达到增加销售额的目的。20xx年商场元宵节促销活动方案。

一、[活动时间]:

20xx年2月12日至17日(正月初十至十五)

二、[活动主体]:

正月里来闹元宵

三、[活动主题]:

1、投色子 赢元宵 欢欢乐乐

正月初十至十五,凡在超市购物满58元以上,服装百货类满88元以上的顾客,均可凭购物购物小票到二楼中厅参加“投色子赢元宵”活动一次,单票最多投5次。

奖品设置: 1点至5点:瓜子一袋6点:元宵1包

2、正月里来闹元宵 X元宵节有戏

活动期间超市推出汤圆、水饺、生鲜商品等超低价限时抢购,价格绝对低,赶快行动!

科迪、三全等名优精品元宵以及无糖元宵、礼品元宵、果味元宵、手工汤圆、元宵齐聚新世纪。最新引进的汤圆机,现场为顾客制作各种口味的汤圆。

备注:每天至少两小时(活动时段请自行安排,建议安排在客流高峰时段,以促进业绩的提升,各部根据情况自行举办相应的大品牌限时抢购活动,力求抢购价低于全县平均水平,以提高抢购业绩。采购部提前洽谈)。

3、灯谜猜猜猜,灯谜文化展

正月初十至十五,凡在超市购物满28元以上,服装百货类满58元以上的顾客,均可凭购物购物小票参加“有奖猜射灯谜活动”,凡猜中任一灯谜者,即可到一楼总服务台领取精美礼品一份。

奖品设置:1元左右

备注:

①此活动必须凭购物小票参加。

②所猜射灯谜底编号必须与谜面编号相符,并将答案写于购物小票背面。

③所猜谜底经服务台核对准确后,领取谜底并张贴于谜面之上方可领取奖品。

四、[广告宣传]:

1、电视台广告、飞字广告,气象局广告电视台媒体播放时间:2月22日至28日

2、DM单页活动内容大度16开1页

3、灯谜:一、二楼悬挂灯谜谜面初九到位

4、吊挂POP闹元宵新世纪年货大街换元宵挂旗双面(初八到位)

5、门外看板:东门、圆门、南门大看板

(初九到位)播音:服务台全楼播音

6、超市收银台/服务台活动告知板:小看板(初九到位)

7、门贴:一楼所有正门(初八到位)

8、横幅:一楼化妆品楼、梯口

KT板双面(初八到位)

礼花:一楼外部燃放礼花

元宵节作文 13

很快就要元宵节了。学校让我们每人带个手工灯笼过去。我不擅长做手工灯笼,一是手不巧,二是没材料,三是压根儿不知道应该要把灯笼做成什么样。没办法,只好让爷爷做。

爷爷细心地选择好了木材,开始给我做灯笼。他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把刀,往木头上削去。削了一阵子,那块木头成了一根小木棒,他再用尺子量了一下度数,对准后用笔作个记号,把刀压在上面,一用力,木棒就出现了一个坑。他用刀在里面又削了一阵子,坑就变光滑了。他照着这些动作,又做了几根木棒。他把木棒按坑洞细心地拼在一起,拿出锤子和钉子,在各个接口处钉上钉子,用力敲了几下,一个灯笼骨架完成了。最后,他在骨架上贴上一张红纸作为外部装饰,系上一根结实的绳子,一个灯笼就完成了。

爷爷捧着灯笼,左看看,右看看,眼睛闪着智慧的光。他仔细端详着这个灯笼,直到认为没有地方还需要修改时才把灯笼给我。这个灯笼很普通——外表并不出众。但它的故事并不普通——它凝聚了长辈对晚辈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