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素材 > 七月十五上坟的传说典故优秀2篇正文

《七月十五上坟的传说典故优秀2篇》

时间:

七月半要注意的事情还是挺多的,关于生活中的各种小事。关于七月半有什么禁忌该怎么写的呢?

七月十五上坟的`传说典故 1

在淮河的上游,每到阴历七月十五,家家户户都要放河灯,这是传下来的规矩。

传说,在古时候,淮河边上有一户姓王的人家,夫妻俩老来得了个闺女,给闺女起名叫仙花。这仙花模样俊俏,人见人夸。

仙花在她十五岁这年的七月十五突然没影儿了。老两口到处找,也找不到。左右邻居也都帮他们找,但是哪儿也没有仙花的影子。眼看天黑下来了,王老头儿说:“仙花一定是迷路了。咱弄几盏灯放到河里,一来给孩子壮壮胆,二来她见了灯,兴许就知道我们在找她,会朝放灯的方向一路找回来。”大伙儿都觉得这是个好办法,回家纷纷找来材料,各自扎了几盏能漂在水上的灯。还有人在灯上写上了仙花的名字,为的是仙花看见灯之后就知道大家在找她。之后,大家来到河边,把扎好的河灯放到河里去了。

一夜就这样过去了。第二天天还没亮,仙花真的回来了。一见面,她就搂着娘大哭起来。爹娘不知她受了什么委屈,就问:“孩子,你这一夜去哪里了,把我们急坏了,左右邻居也跟着着急,到处找你,你看没看见河里放的那些灯?”

仙花哭着说:“昨天,我在河边玩,突然有个白胡子老头儿不知从哪里冒出来,拉住我不放,说要带我进龙宫里当娘娘。我害怕极了,死活不去,就跟白胡子老头儿撕扯起来。他还跟我说他每年七月十五都要选百姓家的漂亮闺女到龙宫去,给他当娘娘。我拗不过他,眼看他就把我拉进龙宫了,这时,一盏灯漂了过来。那老头儿一见害怕了,说:‘是谁在河里放灯?这灯会烧毁我的宫殿。灯上有你的名字,我放你回去跟他们说说,往后不许他们在河里放灯。不过,你不能告诉他们为什么不许在河里放灯,要是说了,你就没命啦!’就这样,白胡子老头儿把我放了。”

听仙花说完这些,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但是仙花说完这些话之后就像睡着了一样,怎么喊她也喊不醒了。

从那以后,沿河两岸的人为了不让自己家的闺女被河神选去做娘娘,年年的七月十五都在河里放灯。

七月十五上坟的传说典故 2

鬼节源于目莲救母的故事:“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据说当时目莲在阴间地府经历千辛万苦后,见到他死去的母亲刘氏,发现她受一群饿鬼折磨,目莲想用钵盆装菜饭给她吃,菜饭却被饿鬼夺走。目莲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莲的孝心感动,授予其盂兰盆经。按照指示,目莲于农历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挨饿的母亲终于得到了食物。为了纪念目莲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兰盆会,即我们现在所说的“鬼节”。

书上说古时候的这一天,人们会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全猪、全羊、鸡、鸭、鹅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

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清代文人王凯泰曾有诗曰: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描写的便是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过鬼节的习俗。

由此可见,“鬼节”是因传统美德的孝心而起的。如今我国北方的人们仍然在这一天用烧纸钱的方式祭奠早去的先人,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虽然祭祀方式简单,但基本上保存了鬼节淳朴的意义。因为血脉的召唤,感情的延伸,以及对自己未来的提醒,都赋予了鬼节丰富的人文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