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和颁奖词【最新8篇】正文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和颁奖词【最新8篇】》

时间:

尊敬的国王和皇后陛下,尊敬的诺贝尔奖得主们,女士们先生们: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罕·帕慕克的励志故事短文 1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罕·帕慕克的励志故事短文

每一份爱情的来临都不是无缘无故的。作为这所美国人开办的私立学校 当然,向他示爱的女生也并非平庸之辈。那位名叫依丝米忒的婆婆少女是伊斯坦布尔赫赫有名的皮草大王的女儿,貌若天仙,伶俐可爱。

依丝米忒常常在校园拦截他,有时会送给他一些小物件,比如手表、瑞士军刀、皮带什么的,都是男孩喜欢的东西,有时只为了和他说几句话。说实话,这样漂亮多情而又率性热忱的女孩子几乎没人能够抗拒。所以,他也不知不觉地陷进了依丝米忒用温柔和热情织出的情网。他们开始约会,常常在周末,远离街区,跑到郊区的河畔和小山冈,在那里玩耍,嬉戏,情到深处也会激情拥吻。

他的变化被父亲看在眼里。处在莽撞毛糙的少年期的儿子一度显示出了异常举动,多数时间心思重重,神游身外,其间伴随有间歇性的傻笑。作为过来人,这位一直受西方思想熏陶的大个子葡萄酒商人,敏锐地察觉儿子一定是有了心上人。可是,儿子还是如此稚嫩孱弱,虽然个头已经快和自己差不多,但是,他除了会学习,其他什么也不会,甚至连衣服都不会洗。沉醉初恋不知归路的儿子是在携带着美好情愫走可怕的感情钢丝啊!他决定和儿子好好谈一谈。父子间的谈话是在一次晚餐时进行的。父亲直言不讳地问儿子:“奥罕,告诉爸爸,那个入你法眼的女孩子叫什么?”

他因意外,显得非常吃惊。只是怔了片刻,随即垂着头轻声告诉了父亲。他不敢抬头直视父亲,等着父亲大发雷霆。

父亲说:“还是到此为止吧,听爸爸的话。”

他见父亲态度温和,胆子渐渐壮了起来。他为自己辩解:“爸爸,是她主动的。况且,她的条件的确不错呀!”他觉得更像是在为他们的那份感情辩护,心底有一股豪气油然升腾。

父亲轻轻摇头:“奥罕,你还太小。”

“太小?爸爸,我已经19岁了,是一个男子汉了。而你,当年只有17岁不就和妈妈好上了?”他自认为抓住了父亲的话柄,情绪越发激动起来。

他说的确是实情。他等着父亲妥协。

可是,他听见依然和蔼的父亲说了这样一番话:“你说的没错。可是,你知道吗,我17岁的时候已经在葡萄酒作坊当酿酒师傅了,每个月能拿2000万里拉。我是说,我当时已经能够自食其力,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为爱情埋单。你呢,一个里拉都挣不到,你凭什么心安理得地钟爱自己心仪的女孩?”

他桀骜的心被父亲的话征服了,埋头扒饭,一声不吭。

父亲又语重心长地安慰他:“奥罕,不是爸爸古董封建。你想想看,一个男人,如果没有经济基础,不能为他的爱人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如果你是女子,你会怎么看待这样的男人?儿子,我告诉你,我一直都认为,一个男人,如果没有一份赚钱的工作,不能自食其力,哪怕他40岁甚至50岁,都不配谈恋爱,谈了,就是早恋;相反,只要他有立业挣钱养家的本事,15岁恋爱也不算早恋!”

父亲的一番话,可谓语出惊人,是他闻所未闻的逻辑,但又是那么入情入理,无懈可击。一语惊醒梦中人,经过思想斗争,他做出了从依丝米忒身边安静地离开,从这段虚幻飘渺的无根之爱中抽身而退的决定,尽管为此他承受了半年的痛苦。

牢记着父亲的嘱咐,他知道自己涉足感情还为时过早,于是集力于学业,最终一举考上伊斯坦布尔科技大学――土耳其最好的国立大学,并在这里牢固地奠定了日后事业的基础。

他就是奥罕·帕慕克,200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土耳其作家奥罕・帕慕克:诺贝尔文学奖新得主 2

土耳其作家奥罕・帕慕克:诺贝尔文学奖新得主

土耳其作家奥罕・帕慕克:20诺贝尔文学奖新得主

瑞典文学院在北京时间10月12日晚上19点宣布,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土耳其作家奥罕・帕慕克。颁奖词称“他在对家乡忧郁灵魂的探求中发现了文化冲突与融合的新象征”。

环球在线消息:瑞典文学院在北京时间今天晚上19点宣布,将20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土耳其作家奥罕・帕慕克。颁奖词称“他在对家乡忧郁灵魂的探求中发现了文化冲突与融合的新象征”。他将获得137万美元的奖金。奥罕・帕慕克的代表作有《我的名字叫红》、《白色城堡》、《新生活》等。

帕慕克被认为是当代欧洲最核心的三位文学家之一,是享誉国际的土耳其文坛巨擘。出生于伊斯坦堡,在伊斯坦布尔科技大学主修建筑。

1979年第一部作品《塞夫得特州长和他的儿子们》得到《土耳其日报》小说首奖,并在1982年出版,1983年再度赢得奥尔罕-凯马尔小说奖。

1983年出版第二本小说《寂静的房子》,并于1991年获得得到欧洲发现奖,同年出版法文版。

1985年出版第一本历史小说《白色城堡》,这本小说让他享誉全球,纽约时报书评称他:“一位新星正在东方诞生――土耳其作家奥罕-帕慕克。”这本书荣获1990年美国外国小说独立奖。

1990年出版《黑书》是一个里程碑,这本小说让他在土耳其文学圈备受争议的同时也广受一般读者喜爱。法文版获得了法兰西文化奖。1992年他以这本小说为蓝本,完成《隐蔽的脸》的电影剧本。

《新人生》一书的出版在土耳其造成轰动,成为土耳其历史上销售速度最快的书籍。

《我的名字叫红》在西方出版,确定了他在国际文坛上的地位;并于获得都柏林文学奖,这个奖奖金高达十万欧元,是全世界奖金最高的文学奖,同时还赢得了法国文艺奖和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成为包揽欧洲三大文学奖项的当代文学大师。地理上伊斯坦堡是欧洲的最边缘,帕慕克的小说却占据了欧洲文学的主流位置。

帕慕克的代表作《我的名字叫红》,写的是一个发生在古老的伊斯坦堡的'凶杀案,宫廷细密画家陆续死亡,在死亡背后,则是东方的宗教和艺术为了“自卫”而拒斥来自威尼斯的影响。谋杀和东西方交汇,是帕慕克的一贯主题;在这之上,则是深陷这一漩涡的个人的传奇命运。在帕慕克笔下,东方的固执,终将让步于西方的强悍。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宿命。

作者发表小说《雪》。

作者的新作《伊斯坦布尔》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同年获得德国书业和平奖。

他的作品已被译成40多种语言出版。文学评论家把他和普鲁斯特、托马斯-曼、卡尔维诺、博尔赫斯、安伯托-艾柯等大师相提并论。

名人故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鲍勃·迪伦 3

北京时间10月13日19时,瑞典学院宣布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为鲍勃·迪伦(Bob Dylan)。

时光追溯到1961年,相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是一个如此遥远的年份,那也是鲍勃·迪伦开始红得发紫的时候,距今半个世纪。最伟大的文化符号、民谣摇滚教父、反战英雄、音乐界传奇……对于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人们给予了很多标签。

但是,鲍勃·迪伦说这些标签“没有一个是靠谱的”,他公然不屑。而对主流文化,他也很警惕,认为是“骗人的把戏”。正如他的成名曲《答案在空中飘扬》,他一直没有停下步伐。

关于他的故事要几十年前说起,在美国明尼苏达州一个叫“Hibbing”的矿区小镇上,人们过着简单而乏味的生活。男孩 Robert Allen Zimmerman 在这里长大,那时,他获取外界信息的唯一渠道就是听收音机里播放的电台广播,那里间或会传来一些流行歌曲和彼时方兴未艾的摇滚乐。而当这个男孩第一次听到乡村音乐时,他的意识仿佛被抽离了片刻,在一瞬间他萌生了与此有关的巨大梦想。

这个男孩疯狂地练习演唱和乐器,他因此成了校园明星也轻而易举地俘获了女生的心。但他无法满足于眼下的生活,他心心念念着外面的世界,他要走出这里。中学毕业的第二天他就离开了那个小镇,和别人一起组成乐队,到处表演。不过很快,他就又厌倦了那种缺乏内涵的音乐。等到上大学时,他已经完全无心学业,醉心于弹琴唱歌。那时他还迷上了诗歌,甚至因为崇拜威尔士诗人 Dylan Thomas 而改了自己的名字,新名字叫作 Bob Dylan(鲍勃·迪伦)。

1961 年,从大学辍学的 Bob Dylan 来到了纽约曼哈顿区的格林尼治村,这里聚集着大批的音乐人、艺术家,被称作民谣圣地。Bob Dylan 卸下心中的梦,安放在这个地方,他想在这里的酒吧演唱,去当一名真正的歌手。那时候,他身材纤瘦,头发微卷,说起话来略带羞涩,常常紧蹙眉头,背着一把吉他,提着破旧的'行李箱。

Gerde’s Folk City 是格林尼治村里最著名的音乐演出场所。54 年前,Bob Dylan 的名字出现在这个酒吧演出的海报上,他要在那年 9 月 26 日为大家演唱,这是他人生第一次在这样正式的场合下公开演出。那天晚上,他的表演让台下掌声雷动,在场的观众中,坐着资深的乐评人 Robert Shelton 。三天后,纽约时报出现了关于 Bob Dylan 的文章

“一颗闪亮的新星在 Gerde’s Folk City 的舞台上冉冉升起。”Robbert Shelton 赞叹道,“即便年轻得不像话,他也是这些天来,整个曼哈顿最独特的艺术家之一。他的音乐弥漫着非凡的创造力,让人印象深刻。”

于是,整个格林尼治村,不,整个曼哈顿区,都知道了这个年轻人。那一年,他二十岁。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仅仅是传奇的开始。半个世纪过去了,Bob Dylan 和乐队有过 多场演出,他个人获得了 10 次格莱美奖,甚至还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是名副其实的乐坛“活化石”。他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民谣歌手,他的作品被无数人传唱,他写下的歌词和旋律沁入到无数人的灵魂,让人们感受到自由。

1961 年的那个夜晚,让这一切有了个美妙的开始。现如今,格林尼治村人头涌动,各国游客成群结队地来参观拜访,可是人们怀念 60 年代,因为那时的午夜,走进一家昏暗的酒吧,或许能与 Bob Dylan 不期而遇。而他年轻的歌声,在风中飘扬。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文素材新读 4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文素材新读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文素材新读

41 3000湖南 罗小军

莫言:我不会离开这个地方

10月11日19时,瑞典文学院宣布,20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消息一出,震撼全国。诺贝尔奖评审委员在谈及莫言作品时称,他在作品中所构建出的世界,创造了一种世界性的怀旧。他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引人联想的世界。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之一、瑞典汉学家马悦然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莫言是一位很好的作家,他的作品十分有想象力和幽默感。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仅对中国文学有里程碑的意义,更是圆了国人的一桩心愿。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代表作有《红高梁》《丰乳肥臀》等,其中《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当有记者问及获奖后是否会迁居海外时,莫言直截了当地回答:“我离开了国家干吗?我连高密都不想离开,我就想待在高密这个地� ”话音未落,现场爆发出阵阵笑声。他接着说,作家跟故乡的关系,实际上跟很多人都是一样的。你在这个土地上的时候,感觉不到它跟你有多密切的联系。一旦当你离开了这个地方,你就会产生一种魂牵梦绕的感受,当然对于作家来讲,这种感觉更为强烈,尤其是像我这样以乡土为主要风格的作家。

素材解读

1.百年梦想。这个时代,天下大事总会疯狂地进入我们的视野,可没有哪一件事会如此令国人欣喜和震撼。诺贝尔文学奖,一个构建了百年的梦想,一个争议了百年的话题,今天终于让一个叫莫言的作家破解了。这是他的。幸福,更是中国文坛的幸福!

2.感恩故土。成功的理由,或许各有各的不同。然而我们没想到,在莫言心中,最让他魂牵梦绕的竟然是自己的那片故土。正是这种爱,让他不假思索地说出了“我不会离开这个地方”这样温暖的话语。

警世名句

1.不能靠名声来判断价值,还有比名声更有价值的东西。(莫言)

2.完美的文章并不存在,就像完美的绝望并不存在一样。(莫言)

适用话题

心灵的故土心愿感恩乡情

罗素:中国将给世界希望

他,多智且多情,1950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他更是一位哲学巨匠,其思想传遍全世界,影响深远。他就是那个从英国剑桥走出的多情才子――伯兰特・罗素。罗素的一生几乎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与通常的隐居书斋脱离世事的纯学者不同,他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关怀的人道主义者与和平主义者。罗素曾经于20世纪五四运动之后来到中国讲学,并于1922年出版了《中国问题》一书。书中对诸多问题的看法,在今天看来仍然是正确的。

罗素在该书中发表的关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意见,让他在当时便获得了“中国问题专家”的美誉。一般来说,通才与专家往往是对立的,正如鲁迅所说,“博识家的话多浅,专门家的话多悖”,但罗素大概可以免于此讥。罗素乐观地预言:“中国人如能对我们的文明扬善弃恶,再结合自身的传统文化,必将取得辉煌成就。”他认为,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中国的工业将会有迅速的发展,完全能一跃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强国,如果中国的改革者在国力足以自卫时,用全副精力投入于科学和艺术,开创一种比现在更好的经济制度,那么中国对世界可以说是尽了最恰当的义务,并且在当时那种令人失望的时代里,会带给人类一个全新的希望。他称,正因为这一希望是能够实现的,所以中国人应该受到所有热爱人类的人们的极高崇敬。

素材解读

1.智慧之光。所谓的预言,其实都是思考的结果。谁也没有想到,这位来自异国的哲学家,百年之前思考的那些问题,留下的那些预言,后来竟然大多成了事实。透过那束惊人的目光,我们看到了一位哲学巨匠的智慧之光。

2.心怀世界。一位学者,他的心里不能仅仅装着自己,还得装着祖国,装着整个世界。罗素百年之前对中国的那份希望与担忧,折射出的无疑是一种心怀世界的博大情怀。

警世名句

1.伟大的事业是根源于坚韧不断的工作。(伯兰特・罗素)

2.乞丐并不会妒忌百万富翁,但是他肯定会妒忌收入更高的乞丐。(伯兰特・罗素)

适用话题

智慧胸怀思考的魅力眼光站在高处

川端康成:我没什么可说的

沉默,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一大特色。当客人来时,一般人不管怎样也要找些不成不淡的话题,陪客人闲聊。川端康成则不然,他只是瞪着两只大眼睛盯着对方,半小时、一小时一言不发是家常便饭。时间一长,客人只得起身告辞,而这时川端康成好像猛地醒过来了似的,方才开口:“急什么呀!”然后双方又是长时间的沉默对坐。

川端康成打发采访者也是与众不同。人家记者请他说点什么,他总是以“我没什么可说的”加以拒绝。如果你要拍照,他倒是不拒绝,一旦照完相,你就是怎么问,他都是哼哼哈哈,从不认真回答。等你觉得可能写不成稿子了,要告辞时。他却突然冒出一句:“你随便写吧!就当我说的。”据说,一位年轻的女编辑来到他家向他约稿,川端康成又是一言不发在那里长时间枯坐。女编辑感觉不对头,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川端康成还是不开尊口。女编辑终于耐不住这种沉默,突然“哇”的一声哭起来。川端康成这才大吃一惊,开口问道:“怎么啦?”还有一次,川端康成应邀到神户讲演,他居然来了这么一段开场白:“我讨厌讲演,可又被请来了。因为邀请者说只要露个脸儿就行,那我就将脸展示喽!我现在开始在此静坐一小时,你们看个够吧!”说完便瞪起他那双大眼睛沉默下来,不发一语,惊得听众目瞪口呆。

素材解读

1.学会思考。谁也不会想到,一个总能与美邂逅,写出“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之类佳句的大作家,在众人面前竟然是如此沉默而笨拙。其实这也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他只是将所有精力放到了自己喜爱的事物之上了。大智若愚,说的当是这种境况。

2.本色自我。生活就像是一个舞台,在很多时候,在不同的地点,我们总是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与众不同的是,像川端康成这样的大作家,他们无论在什么场合,都能保持自我本色。这种本色,不失为一种人格魅力。

警世名句

1.荒废时间等于荒废生命。(川端康成)

2.美,一旦在这个世界上表现出来就不会泯灭。(川端康成)

适用话题

做同自己 生活的哲学 本色最美

莫言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5

12月6日,莫言获颁授澳门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10月30日,中国首家培养网络文学原创作者的公益性大学“网络文学大学”开学,莫言担任该校的名誉校长。据不完全统计,莫言的作品目前至少已经被翻译成40种语言。

【莫言作品创作特色】

莫言在自己的小说里大量运用了意识流的手法,包括内心独白、多视角叙事、慢镜头描写、意象比喻、自由联想等等。

1987年莫言发表在《人民文学》杂志的中篇小说《欢乐》曾引起文坛较大争议,由于小说中赤裸裸的描写和“那些超时空的变换,那些人称的跳跃,那些几乎是不加节制的意识流”,令当时很多保守派文人无法接受,《欢乐》也成了“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批判对象。当时《人民文学》杂志的主编刘心武遭到停职检查。余华重提这篇小说,特意撰文支持莫言,他在《谁是我们共同的母亲》一文中说,莫言对事物赤裸裸的描写激怒了那些批判者,而他却因为这篇小说中的母亲形象而流下了眼泪。

莫言的短篇小说集《师傅越来越幽默》在美国出版后,引起美国文坛不小回响。美国评论家认为莫言的作品充满现实主义和黑色幽默,莫言的大多数作品,令人回想起了俄罗斯作家弗拉基米尔·沃伊诺维奇的一句话——现实即是讽刺。

莫言的。中篇小说《幽默与趣味》经常被拿来与《变形记》作比较。他的《小说九段》也被认为是卡夫卡式的荒诞寓言。西班牙凯拉斯出版社创始人安赫尔·费尔南德斯曾说,莫言的文学作品令人们想起两位熟悉的作家,仿佛是在同时阅读卡夫卡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

弗吉尼亚大学中国文学教授查尔斯·劳克林说,莫言的大部分小说有一种神话般荒诞的特质。

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品有哪些 6

20和20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品有哪些

年和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分别是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丘克(Olga Tokarczuk)和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

奥尔加·托卡丘克:她善于在作品中融合民间传说、神话、宗教故事等元素,观照波兰的历史命运与现实生活。

代表作品:《糜骨之壤》《镜子里的城市》《太古和其他的时间》

彼得·汉德克:“试论”系列是彼得·汉德克表演的一场语言的幻术,同时也示现了思考的乐趣。无论是抽象的概念,还是实在的物体,彼得·汉德克从一个原点出发,用内心独白的方式,把和主题相关的人物、时间、地点、情节进行拆解和重组,探讨了个体和世界的关系,呈现了一个纷繁芜杂却又逻辑严密的精神世界,既细腻又深刻,既幽微又宏大,令人叹为观止。

代表作品:《骂观众》《柏林苍穹下》《试论疲倦》《试论点唱机》《试论成功的日子》《试论寂静之地》《试论蘑菇痴儿》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适合多大年龄的孩子读

诺贝尔文学奖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类奖项。

每年颁发给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文学作品的人。

自设立以来,诞生了百余位伟大的作家。

只要孩子能够理解,都有适合的书籍可以阅读!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哪部适合孩子读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作者是19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作为9至13岁孩子的通俗的历史和地理读物,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作者的语言平易、清新。在她的笔下,风、河流、城市都成了拟人化的形象,巧妙的比喻更让人耳目一新:如“方格子布”——斯康奈的平坦大地;“粗麻布”——东耶特兰大平原;大雁们把雨称作“长面包和小点心”;海豚宛似“黑色的线穗”。而细致的描摹状物更富有渲染力,如“他浑身的一根根毛全都笔直地竖立起来,腰拱起来形成弓状,四条腿仿佛像绷紧的弹弓,尖尖的利爪在地上刨动着,那条尾巴缩得又短又粗。”抓住动态刻画出猫被激怒的样子。。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又是一部知识性很强的童话。着重展示了瑞典的自然风光、地理环境、文化历史以及动植物习性。这些知识在书中以童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形式出现,有的是为了向读者叙述历史事实,有的是为了讲述地形地貌,有的是为了介绍动植物的生活和生长规律,有的则是为了赞扬扶助弱者的优良品德。在生活中,应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生动性。

莫言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7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生,祖籍山东高密,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他自19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莫言的《红高粱》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檀香刑》全票入围茅盾文学奖初选。

莫言荣获茅盾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文素材 8

关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文素材

关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文素材

湖南 罗小军

川端康成:

没什么可说的

沉默,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一大特色。当客人来时,一般人不管怎样也要找些不成不淡的话题。川端康成则不然,他只是瞪大双眼盯着对方,半小时、一小时一言不发是家常便饭。时间一长,客人只得起身告辞,而这时川端康成好像猛地醒过来了似的,开口道: “急什么呀!”然后双方又是长时间地沉默对坐。

川端康成打发采访者的方式也与众不同。记者请他说点儿什么,他总是用“我没什么可说的”予以拒绝。如果你要拍照,他倒是不拒绝,但一旦拍照结束,你再发问,他还是哼哼哈哈,从不认真回答。等你觉得可能写不成稿子了,要告辞时,他却突然冒出一句: “你随便写吧!就当我说的。”据说,一位年轻的女编辑来到他家向他约稿,川端康成又是长时间枯坐,一言不发。女编辑感觉不对头,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川端康成还是不开尊口。女编辑终于耐不住,突然“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川端康成大吃一惊,开口问道:“怎么啦?”还有一次,川端康成应邀到神户演讲,他的开场白是这样的:“我讨厌演讲,可又被请来了。因为邀请者说只要露个脸儿就行,那我就展示脸喽!我现在开始在此静坐一小时,你们看个够吧!”说完便开始沉默,惊得听众目瞪口呆。

【素材解读】

1.学会思考。谁也不会想到,一个总能与美邂逅,写出“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之类佳句的大作家,在众人面前竟然如此沉默而笨拙。其实这也不奇怪,他只是把所有精力放到了自己喜爱的事物上。大智若愚,说的当是这种境界。

2.本色自我。生活就像一个舞台,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我们总是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与众不同的是,像川端康成这样的大作家,无论在失败还是在成功面前,都能保持自我本色。

【名言链接】

1.荒废时间等于荒废生命。

(川端康成)

2.美,一旦在这个世界上表现出来就不会泯灭。

(川端康成)

【适用话题】

做自己、与众不同、生活的哲学、本色。

萧伯纳:

享营世界的幽默大师

英国杰出的文学家、戏剧家乔治・萧伯纳,一生完成了51个剧本。因作品《圣女贞德》的巨大影响,于192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生备受人们的尊崇。在遇到误解与攻击时,他总能镇定自若地机智面对。

萧伯纳的剧本《武器与人》首次公演获得巨大成功,他应邀走上舞台准备向观众致意时,突然有人对他大声喊道:“萧伯纳,你的剧本糟透了,停演吧!”观众们大吃一惊,用高声的抗议来回击这个人的挑衅。谁知萧伯纳不但没生气,反而笑容满面地向那个人深深地鞠了一躬,彬彬有礼地说: “我的朋友,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说着,他指了指场内的'其他观众, “可惜的是,我们两个人反对这么多人,有什么用呢?”两句话,引起全场一阵笑声,紧接着是暴风骤雨般的热烈掌声。

还有一次,萧伯纳在一家旧书店翻看削价处理的书时,看到了自己的一本剧作集,而且该书的扉页下方有他给朋友亲笔书写的“乔治・萧伯纳敬赠”。他当即买下这本书,在题赠下写道“乔治・萧伯纳再次敬赠”,然后将书又寄给了那位朋友。

萧伯纳视死亡如同叶落归根一样自然。他享年94岁,墓碑上风趣地写着:“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一定会发生的。”

【素材解读】

1.宽容之美。成功的人很多,但成功之后能够像萧伯纳这样宽容的人却很少。无论是对待挑衅时的深深鞠躬,还是再赠友人作品时的诙谐,均显示出了令人钦敬的人格魅力。

2.淡然处世。生活其实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有时候,你刻意重视或是追求,带给你的反而是无尽的烦恼;你坦然地面对一切,美好或许会悄然而至。

【名言链接】

1.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

(乔治・萧伯纳)

2.成功网罗着大量的过失。

(乔治・萧伯纳)

【适用话题】

语言的魅力、态度、微笑、礼节、淡然。

海明威:

站着写作的文坛硬汉

美国小说家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这位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海明威非常勤奋,每天早晨六点半,他便聚精会神地站着写作,一直写到中午十二点半。为了便于修改,他喜欢用铅笔写作。有人说他最多一天用了20支铅笔,他说没这么多,写得最顺手时一天只用了7支铅笔。海明威在埋头创作的同时,每年都要读点儿莎士比亚的剧作,以及其他著名作家的巨著;他还精心研究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西班牙油画家戈雅、法国现代派画家谢赞勒的作品。他说,他向画家学到的东西跟向文学家学到的东西一样多。难怪他的小说情景交融,浓淡适宜,语言简洁清新、别具一格。

他每天开始写作前,先要把前一天写的内容修改一遍。全书写完后,还要从头到尾再修改一遍。草稿,请人家打字誊清后,再修改一遍;最后清样出来,还得再修改一遍。他认为,3次大修改是写好一本书的必要条件。他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初稿写了6个月,修改又花了5个月,清样出来后还修改,最后一页一共改了39次才满意。《丧钟为谁而鸣》的清样出来后,他连续修改了96个小时,一直没有离开房间。

【素材解读】

1.勤奋。成功的途径或许各不相同,但都离不开勤奋。()一个一天能写完7支铅笔,连续改稿96小时的作家,会不成功吗?

2.严谨。最美的雕塑,往往要经历千雕万刻,同样,最美的文学作品,往往离不开反复的修改与完善。看到海明威那些震撼人心的作品时,千万不要忘记他为此付出的严谨而辛苦的劳动。

【名言链接】

1.人不是因失败而生。你可以被摧毁,但是不能被打败。

(海明威)

2.心灵愈加严谨,外表愈加简单。

(海明威)

【适用话题】

成功、追求、勤奋、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