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大全 > 国学经典 > 文言文 > 文言文中倒装句的用法推荐【通用4篇】正文

《文言文中倒装句的用法推荐【通用4篇】》

时间:

在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你还记得哪些经典的文言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中倒装句的用法推荐【通用4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篇1

(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例: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介词短语倒装句 篇2

(1)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2)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

(3) 皆不可限以时月。缘土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采草药》)

(4)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崤之战》)

(5)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介宾短语“于富者”置于谓语“语”之后)

(6)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状语和补语后置,也叫介词结构后置 篇3

在现代汉语中,作状语的介词结构总是放在谓语前面,起修饰限制作用,但在古汉语中,经常把这个作状语用的介词结构安置到谓语后面(即现代汉语的补语位置),而实际上起的又非补语作用。这最常见的有两种情况:

①“于”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都后置,如“战[于长勺]”;“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等;只有少数例外。

②“以”组成的介词结构,多数后置,如“何不试之[以足]”;少数不后置,如“[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

例如:

①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请奉命于孙将军求救 《赤壁之战》

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 虽才于世高 《张衡传》

③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于南亩之农夫多 《阿房宫赋》

④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 以帷幕裹(之) 《赤壁之战》

⑤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饰(之) 《张衡传》

文言文倒装句分类及例句 篇4

主谓倒装(谓语前置,主语后说)

(1)甚矣,汝之不惠! —— 汝之不惠,甚矣! 《愚公移山》

(2)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3)“汝之不惠”和“公子能急人之困”是主语,“甚矣”和“安在”是谓语。主语先说的情况多用于感叹句或疑问句。